朝花夕拾之——王老师您好!
(2009-10-05 11:04:25)
标签:
金岩莼波居士老师朝花夕拾杂谈 |
王槐一老师是我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
印象中王老师个子不高,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他并不属于威严的那一种,相反,他很诙谐,言谈举止中,处处体现着幽默。课堂上王老师喜欢引经据典,借古喻今,也常常为解释一个形容词或某个特定的动作,甚至不惜以身诠释,做出一些滑稽的表情或者动作。
别看王老师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可偏偏喜欢打篮球,不止一次在与他学生的激烈拼抢中满地找眼镜。
中学时代的我喜欢写作,幸运的是我的作文常常是王老师口中的范文。可惜的是,如今不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连大致的记忆,也被岁月蚕食的一干二净。但王老师曾经的一条作文评语,我却至今牢记。
记得那一次我代表丰台区参加北京市篮球联赛,来不及交作文的我慌乱中从平常写的短文中随便抄写了一篇敷衍了事,不料回来后看到了如下评语——
“教练让你练习三步上篮,你却练习定点投篮,虽然投中,但教练无法衡量你三步上篮技术掌握的如何。。。。。。”
显然,一准是文不对题。而这时我才发现,对于作文题我竟一无所知。
几天前意外获得了王老师的电话,三十多年没联系了,我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王老师好,我是金岩”。电话那头传来王老师熟悉的声音:“金岩,是那个爱打篮球,又爱写点东西的大个子吧?”老师还记得我!激动,我从心底感谢老师。
从他口中得知,八十年代初,王老师离开了我的母校,调入“旅游报社”做编辑工作,后在此退休。如今,王怀一老师身体很好,虽然赋闲在家,但仍延续着他与文字的不解之缘。与人合作写书、编书,时不常还上网与人聊天。
“我住在三元桥,有机会过来玩”。听的出老师话中的诚恳。是的,老师,有机会,一定!
前一篇:关于“朝花夕拾”
后一篇:巴黎掠影——法兰西“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