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体育评书”说的不错,“NBA集体造假忽悠世人”。
没错,这是一场阵容空前的大戏,没有导演,凭借的只是联盟各方的默契。演员全部业余——裁判、教练,球员。
这是公然的“集体造假”,当年湖人队与火箭队的七场“恶战”就是实证。不过,此造假非彼造假,与我们理解中为一己私利的假球、黑哨不同,NBA造假,或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特促销的手腕——制造惊险场景、营造噱头悬念、增加感观刺激,吸引观众眼球,以期达到各方参与者多赢,产业良性循环的目的。
正是基于此,“NBA”成了迄今为止体育商业运作最成功的典范。票房、广告、转播、及其他附属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环环相扣,荣辱与共,最大限度增加了其附加值。观众趋之若鹜,联盟、俱乐部、教练、球员、裁判盆满钵满。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NBA”是造富的神话——姚明、詹姆森、科比.布莱恩特。。。“NBA”是荣誉的殿堂——张伯伦、贾巴尔、约翰逊、乔丹。。。谁又说的清,是“NBA”缔造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NBA”。
多少年来,“NBA”已然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梦想,对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居功至伟、功不可没。“NBA”业已成为篮球运动的代名词。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讲究配合、默契、协作。篮球是一种体育竞技,人们在其间可以欣赏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同时,篮球亦是娱乐,享受惊险、刺激的同时,还可以放松大脑,愉悦身心。
与中国狂热的追星族不同,在美国,青少年最喜爱的明星不是小皇帝“詹姆森”,不是“科比”,更不是“姚明”,而是“坏小子艾普森”。也许,艾佛森天生就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单薄的身体,忧郁的眼神。驰骋“NBA”十几个赛季,没有骄人的战绩,没有被视为“NBA”最高荣誉的总冠军戒指,但令人赞叹的是他勇猛顽强的战士风采,和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或许,这才是体育比赛真正的魅力所在。
跳出胜负的狂热,摆脱明星的光环,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从“看热闹”升华为“看门道”。从艺术的视角去欣赏NBA,真的,看NBA你别太认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