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狂人宣科

(2009-02-25 09:49:30)
标签:

金岩

莼波居士

社会

杂谈

    形容宣科,只需一个字——狂。

    也难怪,丽江首富,被称为奇才、怪才、鬼才的人能不狂吗?

 

    传教士的父亲,请了个德国人做保姆,宣科从小就浸淫在西方文化中。读教会小学,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纯西方式的启蒙,塑造了他张扬的个性。

    青年时代,宣科就已是才华横溢的指挥家,与“钢琴诗人”傅聪同窗共事。那时傅聪被誉为“白马王子”,而宣科则被称作是“黑马王子”。少年得志,抑或这也正是他狂妄的资本。但中、西方文化的格格不入,注定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两次共二十二年的牢狱之灾,没能消磨他骨子里的狂慠的本性,反而更激发了他证明自己的决心。

    宣科狂,因为是他发起重建“大研纳西古乐会”。使已行将腐朽的“纳西古乐”重获生机。“宣科出名,纳西古乐才出名。不是纳西古乐出名,宣科才出名。有关古乐的阳谋阴谋都是我策划的。”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张狂。

    他率团先后去香港、台湾等地区和英国、挪威、瑞士、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演出。是他让“纳西古乐”走向了世界。

    以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独特的视角之窗。《音乐起源于恐惧》这一颠覆性的结论,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在国际音乐理论界引起了轰动。

  “一个高中生不但成为了牛津大学的博士,而且在那里还大受景仰”。宣科无比自豪。

    站在牛津大学讲台上,面对金发碧眼的老外,宣科操着地道的英语幽默尖刻的说:“想知道西玛拉雅山脚下部族的人对你们的看法吗?那就是毛太多了”。老外不高兴了:“黄皮肤的中国人就没毛了吗”?“该有的地方才有”宣科机智的回答。

 

  “我最喜欢老狼,尤其喜欢《同桌的你》。生在现代的人不关注流行,就是怪物了”。宣科并非古板。

 

    宣科直言:不喜欢宋祖英、赵薇。

  “宋祖英唱歌只会笑,而笑并不是艺术的全部。”

  “赵薇并不漂亮,美女要匀称,各方面都有度。而她的度就恰好违反规律,眼睛太大,像我家旁边那个屠宰场里被砍下来的牛头上鼓瞪着的眼睛”。

 

    今天,虽然依旧耿耿于怀,但宣科仍然不是丽江音乐家协会的会员。有关“纳西古乐”真伪的争论还在继续。。。。。。。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始终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用他特有的张狂诠释着一个奇才、怪才、鬼才传奇的人生。

 

狂人宣科 

 

这像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