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人大附中邀请豆豆回母校为高中新生做演讲,我心头隐隐掠过一丝不快。不用问,想必又是“素质教育”之类的老生常谈。道理明摆着,教育问题并非出自教育本身。社会大环境如此,学校何以独善其身?此举不过是尽义务,走走过场罢了。
其实,真正引起不快是因为勾起了我或已忘却的往事(我真的不愿意再提及此事了)。一年前发生的事情仿佛又浮现眼前。原因?我也想知道原因!就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豆豆高考第一志愿落榜,以一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高考总结大会上,豆豆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汇报了自己在人大附中学习生活的六年。最后平静的说,我辜负了老师们对我的期望,没有考上北大。一时间会场变得异常的安静。终于,有人忍不住掩面失声……
是认可?是惋惜?是无奈?
或许豆豆从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学习只占用了她极少时间。豆豆喜欢读书,涉猎很广;豆豆喜欢中国古典文化,词、歌、赋,古琴,茶道,服饰;豆豆喜欢摆弄电脑,制作网页,排版,写作;豆豆为人谦和,乐于助人。老师有事愿意找她,是因为她做事认真负责;同学有事愿意找她,是因为她从不拒绝。
毋庸讳言,品学兼优豆豆当之无愧。同学如是说,人大附中出状元难,出金豆豆比出状元难十倍。老师如是说,人大附中两年出三个高考状元并不稀奇,但十年出不了一个金豆豆……
豆豆走了,潸然离开了人大附中。默默的只说了一句话,我认命了。
是的。一分,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弥补这一分的遗憾。北大自主招生通过了初试、笔试,92分的面试高分最终没给20分的加分。获得北京市科技创新二等奖,因为人为遗漏错失了答辩时间,5分。满族,5分。还有,如果我们的社会真的推崇品学兼优的话……
还记得高考前夕豆豆略带苦涩的话:“好了,裸考吧”。终于,豆豆没有摆脱怪圈的魔咒(写作好,难过作文关),在自己的强项作文上折戟沉沙。
命该如此?
……
对于母校的邀请,豆豆没有犹豫,爽快的答应了。豆豆又回到了那曾放飞她无数憧憬,却最终带着失落离开的地方,直面不堪回首的往事,勇敢揭开了或已愈合的伤疤。听说报告很精彩引起了哄动,而我却为校方暗暗担心。如果真有执拗的同学质疑素质教育?品学兼优?能力种种?那豆豆学姐不该是这样的结果。校方又该如何回答呢?
耳边飘过豆豆曾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再说救救孩子,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够了,杀特啊扑吧!因为豆豆并不在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