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驿站
(2014-09-29 09:39:00)
标签:
丹麦哈姆雷特酒馆驿站情感婚姻 |
分类: 剧本.小说 |
为参加世界城市会议,从北京飞彼得堡,又从彼得堡至赫尔辛基,再从赫尔辛基坐船至斯德哥尔摩,再从斯德哥尔摩坐车到奥斯陆,再从奥斯陆坐船去丹麦。
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船在波罗的海上遇到冰排,破冰船一直在前边排冰。
在海上飘了十几个小时,到达丹麦时,天已黑了。风很大,她的羽绒服裹在身上,一点热气也没有。她赶忙取出一顶皮帽,戴在头上。
很心疼自己,不知怎样才能抵挡这冰冷的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冰。
在码头打车,到了预订的市中心的酒店。放下行李,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下楼,在酒店旁边找了一家小酒馆,坐下来喝酒。
丹麦这个城市,很有名,就是《哈姆雷特》故事发生的地方。因为《哈姆雷特》她喜欢这个城市,也喜欢这个小酒馆。
丹麦人很喜欢喝酒,这个酒馆也很典雅质朴。木头打制的桌子,木头打制的吧台,铁架火盆就放在屋子中间,把整个屋子烘烤得象家一样。
林雪找了一个靠近火盆的木桌,在火盆旁边坐了下来。侍者送上酒单,她点了一款红酒。到这个城市以前.她已走了彼得堡、芬兰、瑞典、挪威等几个国家。拜望了一些华侨华人,参加了一些他们的活动。
感到北欧的冬天,斯德哥尔摩、奥斯陆等地的雪景,很像远东的海参葳、哈巴罗夫斯克等地,但经济发达多了。
酒口感很好,有一股淡淡的草香。两杯下去,她开始有一点微醺。很像一个一个人的驿站,很像!
记得很多年前,杨桦曾经和她一起读《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个话题,曾让年青的他们兴奋不已。太年青了,懂什么生存,又懂什么死亡?直至多年之后,相继经历情变、婚变,方知生存之艰辛不易。
直至今天,她还清晰的记得,她丈夫拿出结婚证,说:“这本是一纸契约,约定我们相守终身,但今天,我把它还给你,去过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们都累了,都需要踹口气了......”他们都爽快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之后,自己带着儿子,她感到很轻松。精神的自由好像比什么都重要。
或许,他更早参透了这点,所以他选择了他现在的生活,年纪轻轻当上了省外事办主任。而她自己,现在也是J市外事办主任了。宦海沉浮啊,诸多不易......爱情、婚姻,或许还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要复杂得多......但心,却一直都在流血,一直......
“你眼中飞出的利剑,
总是那样
准确无误地击穿我,
击穿我整整一生......”
她想起那天,在省局开会,她和她邂逅的一瞬间。他很冷静,也很睿智,很像一个标准的领导。他好像已经不是他自己了,至少不是她从童年就熟悉的他了。
官场改变了所有一切,他变得或许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曾经相约,牵手走遍世界,直至地老天荒。现在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很远很远的梦!
地老天荒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慨念,轻易不要拿它说事!
他夫人据说是省里一个副省长的千金。是看中了千金本人还是看中了千金背景?算了,这些现在都不重要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了......
此时,一首深切婉转的格鲁吉亚民歌,在酒馆轻轻回荡:“为了寻找我爱人的坟墓,天涯海角我都找遍,但我只有伤心地哭泣,亲爱的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是啊,你在哪里?曾经以为,茫茫人海终身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但十多年过去了,亲爱的,你在哪里?.
I have
left stars behind me They
were diamonds
in your
sky
命中注定,我成不了你生命中的Star,也作不成不顾一切奔向叶尼塞最终融入叶尼塞的安加拉,但我希望我是耀亮星空的
Diamond。
And my
train will carry me onw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