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剑门蜀道
(2012-05-29 15:28:25)
标签:
剑门关战国秦蜀三国古战场 |
分类: 散文.游记 |
剑门关古称梁山,由大小剑山组成,大小剑山连山绝险,七十二峰绵延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其主峰大剑山,如一柄利剑,直插云天。峭壁中断处,两崖对峙,一线中通,故称剑门。实为川陕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蜀国有很长的历史,大约公元前3000年,黄帝娶蜀山氏女子为妃,生蚕丛。蚕丛建立了古蜀国。之后又有柏灌、鱼凫、杜宇、鳖灵相继为蜀王。其间的几千年,蜀与秦塞皆不通人烟。至战国时,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谎称赠五金牛与蜀王。蜀王派五丁力士劈山穿石,开通蜀道,(亦称金牛道),蜀与秦始相通。
至三国时,“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公元231年“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再后,就是诸葛亮率蜀汉大军北上攻魏,六出祁山,在此安营扎寨,运兵屯粮。几十万蜀军的人马粮草,车骑辎重皆出人蜀道。
至今,古蜀道仍留有古关楼、点将台、烽火台、武侯桥、张飞井、饮马槽、翠云廊(一条由秦的皇柏、三国张飞柏、大唐荔枝柏等千年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等等遗迹。可以想象,当时真是:“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架木牛。”.
发生在剑阁蜀道的激战,更是精彩绝伦。《三国演义》详细描述了其中的一次战役:蜀汉魏延与魏的张颌激战,战不十合,延大败。匹马引败兵望剑阁木门道而走。张颌杀得兴起,乃骤马赶来。此时天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巨石乱祡滚降下来,阻截去路。颌大惊,急回马时,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两边皆是峭壁,进退无路。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颌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真是:“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尤说军师旧日名。”
诸葛亮之后,又有姜维驻守于此。姜维曾率三万蜀军,御钟会十万魏军于剑门关外。
几百年风云变幻,弹指一挥之间。公元624年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皇突然降生于古蜀道上的利州。十四年后这个女孩进宫,做了唐太宗的才人,赐名“武媚”。贞观二十三年高宗继位,她又成了高宗的昭仪,之后又是皇后。公元六百九十年,武则天正式登基做了大唐的皇帝,(也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大政治家。后人赞曰:“政起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披利州。”利州皇泽寺,至今仍屹立在嘉陵江畔,福泽女皇故乡的山山水水。
“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大唐诗人李白的杰作——《蜀道难》。李白,陇西成纪人。公元705年随家迁往蜀道上的江油,并一直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剑门一带,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诗人经常翻山越岭,登高涉险,故深知剑门之险峻,蜀道之崎岖。也熟知蜀道从蚕丛鱼凫至大唐盛世几千年的历史,故有此巨作,被称为“诗仙”。李白是蜀道上空升起的又一颗太阳,蜀道因此驰名中外。
李白后来去了长安,“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也就是这个时期,蜀道上飞马跑过(从四川合江至长安)运送荔枝的车骑。为盛夏荔枝新鲜,大唐不惜人力,在驿道上广种柏树,故又有荔枝柏。
“回望长安绣成堆,千顶山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唐天子真是风流奢侈!可惜好景不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潼关相继失守。唐玄宗避乱四川,八月十一至剑门,(——其时,贵妃已赐帛——中国古代皇室是连死都很优雅!)见剑门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方稍稍安心,一连下了七道诏书,封太子李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大势已去,大唐从此败落,空余马嵬坡玉颜空死处!——还真是“不及卢家有莫愁”啊!
当一泓晓行夜宿走进蜀道时,已是公元2012年五月的黄昏。夕阳之下,古蜀道风凄雨淋,露深苔滑;古柏夹道,浓荫蔽日;斯人已去,天地悠悠!只有杜鹃清越的啼声在深林中回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