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作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中的戏曲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画作中展示的肖像人物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驰名京师的京剧名角儿,也是后世公认的中国京剧艺术的奠基者。从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到伶界大王谭鑫培,古老的画卷呈现的是一段群英聚会的历史,流传至今。
中国京剧史上,描绘京剧演员的作品极少,仅凭一幅《同光十三绝》由于成画年代所限,很难反映鼎盛时代的京剧艺术风貌。2002年,现代画家王森先生弥补了这一憾事。历时三年半,呕心沥血带病策划主持完成了《中国京剧名优谱》。画卷长16米,宽1米,收录了京剧发展近200年来130位有代表性的京剧艺术家。从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到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以及曾经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些名家言慧珠,周信芳,盖叫天,欧阳予倩,裘盛戎,李万春,李少春,关肃霜,李和曾,童芷苓,吴素秋,张春华,叶盛兰,叶胜章,王金路,李多奎,赵燕俠等。
沈蓉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人物是正面半身像,王森先生这幅画作中,人物都是全身像,而且带着功架,表现的是舞台上常用的优美身段。
王森先生在后记中说:于幼痴戏,初攻武生,后易小生,因学业故,终未下海。美院业满,拜刘继卣,任率英,郭传璋诸位先生入室求赐。精于丹青,梦呓京昆,彼彼双鉴,相得益彰。深悟勒染之奥,皮黄之玄。手无日不触毫,口旦时不吟腔,两者舍一如索命。深陷不拔,自思良久,即入艺圄,以笔写戏,岂不美哉。
览国剧史,只存《同光十三绝》于世,然沈氏之作容窄,不足以呈梨园之鼎盛,扬名优之伟岸,遂萌为梨园群英写真之念。
言之易,行之艰。近二百年之伶,浩如烟海,取百三十人入画,只能忍痛割爱数十家。
君见之卷乃工笔重彩独本,历时三年又七个半月,内中之艰,表之穷词。。。。。。
前一篇:这书很值得看
后一篇:《文昭关》(原创视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