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嘉嘉:
你好!9月16日来信,昨天收到,看了很高兴,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首先,你仍然保留了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并已形成习惯。你在信的第一段就说,“奶奶一走,那您又要辛苦了”。有的孩子可能这样:几个月没有见到奶奶,一听说奶奶要回到自己身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感觉——为马上可以见到奶奶而高兴。而你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您又要辛苦了”!这不是客套,而是内心自然流露,是很可贵的。这又使我想起,你第一次来我这里,当听了当医生的表叔讲吸烟的危害性时,你立即想到了爸爸,禁不住泪流满面。返程时路经青岛,你就迫不及待地给爸爸写信,满含热泪劝他立即戒烟,让身边的人见了感动不已。(听说你的这封信在刊物上发表了)。大家都说你心眼好,有孝心。你知道现在人们对这种品质叫什么吗?叫“情商”。这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有时比智商还重要。有的人智商很高,很聪明,本事很大,但待人冷若冰霜,自私自利,忘恩负义。这样的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
其次,我看你更懂事了。从来信的第二三段可以看出。你把我为你纠正来信的“毛病”,看作是对你“负责任”;把二姨姥姥给你寄书,寄剪报,看作是自己努力的动力。这也是很可贵的,也属情商范畴。有一些半大不小的学生,对他人的指教(指教往往来自父母、老师、长辈等大人)往往不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有时则激烈表示厌烦。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这样:学生越不接受指教,负责任的“大人”们,越是变本加厉;反过来,如果学生懂事理,真的明白这一切都是对自己负责任,不但不烦,而且表示真心感谢,“大人”们就会越发觉得这学生可爱,接下来,说教就会逐渐地减少了。因为,“响锣不用重锤敲”,很多时候,没有等到“大人”开口,自己已经发觉该做什么。这时候,大家会见到一个崭新的学生,这能不让人高兴吗?自我修养的最好助手和朋友是日记,永远不要疏远它!
第三件值得高兴的事,是我看到“我与以前大不相同”的话。我知道你向来诚实,这是真的。这让我最高兴!(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