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安全管理琐议

(2008-03-12 16:42:13)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随笔
 

 

   儿子打来电话问:“小孩子在外边被别的小孩打了该怎么办?”我赶紧问:“K(小孙子)怎么了?”他告诉我:不是K 。是他的好朋友与妻子带了3岁半的小女儿逛超市,在他们夫妇挑选商品时,女儿被差不多大的另一个小孩打了几下。妈妈很生气,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打他?你不是也有手吗?”女儿听了,马上跑去追上走远的那个小孩,趁其不备,连打数下,得胜而归。我儿子觉得,这么管理小孩子不够妥当,于是打电话来与我讨论。

   我说,这是小孩子的家长常遇到的问题,不同背景的家长,处理的办法也不同。这使我想起以前是怎么管理我的小孩的。

   儿子出生在70年代。出生时他的先天条件不错,但身边无老人指导,护理不当,出生第9天就开始抱他跑医院。奶奶知道了这个情况,要我们无论如何把他送到老家。5个月龄时,他就到了老家。在那里有奶奶、姑姑、姑父、表哥、表姐,还有一些好邻居,共同呵护着他。那一阶段,几乎每时每刻他都不能脱离开家人的视线。后来他上学了,班主任是我小学的同学,也给了他许多过当的关爱。比如天气不好,老师会到家里接他上学;他可以不作值日,却还常被评为“三好生”。在这么严密的保护下,有一次,在场院他还是被一个爱淘气的孩子用土坷垃打了。大姑闻讯,心痛地直哭,但又不敢去找那孩子的家长,因为他们家那时正厉害,只得忍气吞声,同时教育孩子们出去千万别惹事儿;遇到那些好打架的孩子,躲得远一些。这叫做“惹不起,躲得起”。

   儿子上三年级了,老家没有英语老师,奶奶就把他送回城里来。插班入学时,我特意托付班主任:孩子从农村来,很多规矩不懂,请多费心指点;还婉转表示了可能受到同学欺负的担心。过了很长时间,没有发生我担心的情况,相反,班里同学还有点怕他。有的同学说:“他是从农村来的。农村的孩子都野,能打仗,别招惹他!”我听了觉得好笑,真是“麻秆打狼——两头怕”!同时也放下心来。其实,我儿子从小在那样环境长起来,性格很温和,一点儿也不野蛮,而且很有爱心,和周围同学关系处得很好。他每天乘公交车上学。有一次,放学很久了他还没有到家。我不放心,给学校传达室打电话,被告知“已清校”。我立即骑了车沿路去找,在公交车站见到他,怀疑他在路上贪玩儿了,批评了一通。后来才弄清,他是护送一个生病的同学回家而误了时间的。

   后来环境熟了,他开始撒欢儿了。我见他站在公交车里不拉扶手,手舞足蹈,批评了也不管用。有一天放学回来,我见他一只眼睛有出血状,似受了外伤,赶紧带他去医院看急诊,医生说很危险,只差一点就会致盲。问他何故,开始他说不小心被路边树枝划伤的,后来问得急,才说是被同学用树枝刺伤的。为把事实核对清楚,我带他到那同学家。原来,他们一起下了车,在原地打闹,儿子先以水壶剩下的水喷撒那同学,那同学则以树枝刺来。儿子承认自己先动手,应负主要责任。两下家长都觉得后怕,表示要教育孩子,接受教训。

   儿子长大了,所到之处,与周围人的关系处得都挺好,人说“有个傻人缘”。说实在话,我有时倒担心他会吃亏的,因为他太老实,对谁都不设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现在他遇到的新问题是,怎样管理好自己儿子的安全。

   女儿在电话上也参与讨论。她说在美国的家长教育小孩:如遇到被别的小孩打了,就大声呼叫,以求帮助。

   我常听到有家长声言:我们孩子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看,这更多是说给别人听的。在处理国际纠纷时,为了国家尊严,不能妥协,要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在小孩子之间,就不能这么较真儿。我看,哪个家长也不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个小霸王,因为谁都憎恨以强凌弱;以牙还牙,以暴易暴也不可取。其实许多家长指使孩子“反击入侵”,目的并不是补回眼前吃的亏,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将来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不少家长送孩子进培训班学跆拳道什么的。但,别忽略了对孩子进行与人为善的教育。

   我小时候,父亲长年在外边工作,我很少得到他的教育和保护。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和三个妹妹,艰难度日,但她仍然十分关心我们的成长和安全。她特意送我去学武术。师傅有文化,他讲:“武,乃止戈也!”。那时候听不懂,后来看《说文解字》,才深深感到我们祖先真的太伟大了。

   话说回来,还是要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当然首先是人品。以前农村许多人家的大门贴了这样的春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也表示了人们期盼和谐的心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本命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