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  景  诗(随笔)

(2011-11-24 11:13:31)
标签:

张继

夜泊枫桥

随笔

原创

摄影

抒怀

寒山寺

驴行

暖秋

文化

分类: 社稷感怀

人 <wbr> <wbr>景 <wbr> <wbr>诗(随笔)

   刘禹锡《陋室铭》里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天底下许多风景名胜,本来平凡,后来因为一位名人的光顾,一首诗歌的赞美而名扬天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让黄鹤楼名声大噪,也得以让扬州名扬天下,更使得相距遥远的黄鹤楼和扬州有了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使得寒山寺名传海外。有谁能想到,诗人张继的《夜泊枫桥》不仅是诗歌的典范,更是将流落在外的心情融入到寺庙的钟声中而让当时的那种情景得以永恒。

   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秋天的夜晚,姑苏城外枫桥变停泊了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当时太阳已经西下,有几只乌鸦在鸣噪,时下天已经开始下霜了,寒意渐渐袭来,江边枫叶正红,映衬着江上点点的渔火。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久离故乡的张继感到一阵阵凄凉。正在这个时候,寒山寺的钟声响了,让夜不成寐的诗人更感到孤寂,心扉仿佛受到了钟的重重撞击。这样的描绘不禁让人们产生关于生活的未来的无尽的联想。诗里面这种关于动与静完美结合而创造出的绝妙意境,最为贴切得表达出了唐诗的独特韵味,成为盖世绝唱。随着诗的流传,寒山寺名声更是远播海外,香火更加旺盛了。

   现在寒山寺最著名的是敲钟仪式。每年的除夕之夜寒山寺都要举行敲钟仪式,钟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个烦恼,听完钟声,来年烦恼便随风而去。 在子夜,寒山寺法师要敲108下除夕钟声,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之意。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时候一年为360天,每天为一候),合计为108。法师敲完108下除夕钟声后,游客自己再动手敲新年幸运钟声,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而备受青睐。

   不管敲钟仪式是否灵验,都说明了人们企盼平安幸福的心情。今年八月十五,专门去寒山寺一游,以了心愿。人潮汹涌,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而寒山寺早已不是那个静谧的处所,而成为了熙熙攘攘的市中心一景。诗中的情景很难再找到了,不禁有些失望。不禁想,许多东西,存在于想象中,岂不是比现实更美好?今年是个暖秋,而现在都进入小雪了,天气还象秋天一样。盼望北风的来临一如张继当时渴望回到故乡一样。时光流逝,许多东西早已经化为映像,存在于人们的无限遐想之中,而真相,却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