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饭”在中国菜谱中似乎没有名分的,但是在我心中却有着很重的分量。它是我小时候生长的回忆。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不要说没有看到“煮饭”,就是连听说也可能未曾听说过的。而现在的饭菜,加了许多作料,大部分作料都是化学添加剂,吃了未必对人体有好处,加上许多蔬菜是反季节的,吃起来没有那种香喷喷的味道。
有人说喜欢怀旧是人老了的原因,反正随着年岁的增长,是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了。按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感到现在比过去好,可是未必啊。就说是饭菜啊,真没有觉得现在的饭菜有多么的好吃,反而是喜欢小时候的那些味道。而有我这种想法的,有相当多的一些人。小时候吃的那些东西,少污染,农家肥,又是应季的,吃起来有真正的该有的味道,而现在的一些东西,味道寡淡。
好了,说了半天,该说说“煮饭”到底是什么东东了。简单说,“煮饭”就是把剩饭、剩菜一锅里加点水煮了,不是稀饭,也不是干饭,剩饭和剩菜和谐地煮在一起,吃起来既方便味道又香。盖因小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吃饭时相当节约的,记得老辈们吃饭的时候如果掉一粒米到桌子上,也要捡起来吃掉的,当然教育我们也是这么教育的了。记得当时的粮食是按票供应的
,每个人是口粮是每月20多斤,饭量大的人是不够吃的。许多家里就想办法,例如用红薯啊、南瓜啊、菜叶什么的煮稀饭或者做成菜饭吃,那么“煮饭”就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产生的了。不过,味道确实还可以,那个时候浪费粮食是可耻的,剩菜剩饭一定要留到下顿吃的。可能有人会说剩菜时间长了吃了不利于健康,现在的科学已经正式了这个观点,可是那个时候吃饱才是硬道理,哪里会想到会不会影响健康呢。
大概到了岁末,不光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会怀旧,对过去的一年有所留恋。而人渐渐年纪大了,对过去的一切会越来越怀念,这种心态恐怕是人的心里与生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重终点而产生的吧,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现在不管这么样,一家人吃饭恐怕都是要二、三个菜加一个汤的,而鲜有家里只吃“煮饭”的了。而“煮饭”的味道,不仅仅是剩饭剩菜的味道,而是浓缩了那个年代、那些个岁月的许多喜怒哀乐,融汇了父母养儿女的艰辛,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真实足迹的吧。
今天,我用剩饭剩菜做了一碗“煮饭”,虽然是做不出小时候的那个味道了,但是那些不会回头的时光却依然鲜活在眼前,不仅眼前模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