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题目还以为说的事情很大呢,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常见事。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选择中医还是选择西医呢?我想这是个不必回答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表;中医养生,西医治病;中医来的慢,西以来的快;中医比较笼统,西医量化明确等。当然中医和西医各有其所长,如果能够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为患者服务,那倒是相得益彰的。
如今气候反常,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由此导致人患病的机会增多,平时不怎么当病的事如今也成了病了。过敏是很平常的,一般春季的时候,许多人花粉过敏,而到了秋季对有些果实业会过敏。如今已经是冬季了,可是天气少于干燥俨然秋季的延续,燥气上升,由此上火,而平时又多吃大肉大鱼不忌酒,加上周末远足去登登山,露露营什么的,脸上过敏严重、红肿,一张脸象老墙上的石灰皮一样纷纷掉落,而且还有象抹了辣椒酱一样地火烧火燎,去看看医生,只是看了点抗过敏的药物,脸上还不能抹药。今年春季有过一次过敏,脸上掉了一层皮自然就好了,没有过多去管。如今医生说过敏是可以反复发作的,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发生。于是就想到中医,与其等着慢慢好还不如吃点中药试试。
找到老中医,把把脉,看看舌,开了一剂中药分三天服完。拿罐子照说明书上煎了,倒上一碗,苦苦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屋子。闭着眼喝了下去,顿时有一股暖流向四周发散开去。喝完一剂后,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症状好些了,于是又去看老医生。老医生嘱咐我继续服药,又开了一剂。付完后觉得浑身燥热的现象缓解多了。如今是开了第三剂来服了。我问老中医到底是什么原因,说是血虚还有风邪,属内脏运行不畅积毒所致,而脸上过敏掉皮是身体发的一个信号,告诉自己身体有了问题要检查保养了。就想其中的原因,天气好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户外穿越纵山是经常地,有的时候路途遥远,连夜赶路,夜晚就把车当床了;而为了看日出,早上三点钟就起床爬山,一天要运动8个小时左右,人是很劳累的。现在的年纪不能和小伙子比了,尤其明显是不能熬夜了。户外运动是大强度的,因此更好注重晚上的休息。以后呢即使要去户外,要注意选择些难度和强度小一些的项目了。
通过这件事情对中医的看法加深了。别看中医只是一些枝枝草草的,可别小看了其功能。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里面有许多奥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当然西医在某些病症上效果快,非常适合现在这种快节奏的需要。但是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看还是应该选择中药。
一些民间的中药郎中比较保守,有些药方是传男不传女的,而且中药的科普工作远远赶不上西药的程度,导致现在一些人一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医。还有一些崇洋媚外的败类,鄙视祖国医学,主张全盘西医,甚至主张取消中医,这些人这些观点很可耻。中医药能够延续到现在,自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它固有的抗病治病的能力。不是几个小丑叫嚣就消失了的。
记得以前老人们讲过,一些动物在收到伤害的时候,会自己找一些植物,嚼烂了敷在伤口上,一段时候就会痊愈。人类就是因为受了启发才有了中医。虽然现在中医有许多药理作用还无法科学地做出解释,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谜会逐步解开的。
现在关于中医养生的话题很多,许多媒体有专栏节目请权威人士普及中药知识,这说明国家对中医是肯定而且重视的。但是现在又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不懂中医的人到处宣传中医,象张悟本充其量只算是了解了一点点中医知识,而出书,冒充专家就纯属招摇撞骗了。可是我们一些中医专家,却没有时间或者是不太愿意参与中医的普及活动,导致中医越来越神秘,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了。
只要是能够解除人们的病痛,人们是会欣然接受的,西医是这样,中医更是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