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原上草庐
原上草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18
  • 关注人气:22,3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兴衰事尽付笑谈中——有感戚继光之命运

(2010-08-12 08:24:28)
标签:

封建社会

兴衰

社会体制

倭患

戚继光

原上草庐

文化

分类: 社稷感怀

多少兴衰事尽付笑谈中——有感戚继光之命运
     近来连续收看了央视的关于戚继光的《百家讲坛》,非常感慨。人们常说“历史使人明智”,但是象戚继光这样的事情,现在还有,将来也许还会有。

    戚继光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儒将。无论是抗倭还是守关他都做到了非常成功。困扰明朝几个世纪的倭患在短短的十年年间就被戚继光平息了;而掉到北方后,又让边关安静了二十余年。就是这样一个功臣,却连侯也没有被封上,晚年也非常凄凉。虽然功名是奋斗的一个目标,但是戚继光的目标远比这个远大,这句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鸟尽弓藏,兔死狐烹"这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写照。许多爱国志士,最终的结果都很凄凉。这不得不要说所谓的政治,政治让一个人得志,也让一个人跌落。就如水能承舟,也能覆舟一样。一腔热血,往往换来的是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惩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把戚继光统岳飞相比,虽然戚最后不是死于非命,但是也落了个妻离子散的结局,没有万贯家财,没有荣耀,有的是备受冷落。这个说起来和明朝的改革家张居正有关系。一代名臣张居正活着为朝廷鞠躬尽瘁,生后却受到彻底清算,就连所提拔的戚继光也被列为同党遭到清算,被革职还乡。为朝廷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戚,最终却始终被视为异己,这不光是戚个人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从这点来看,明朝是自己为自己的灭亡挖好了陷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戚继光的命运是封建社会的诟病所致,那么要改变这种命运,就要彻底改变社会体制。历史的进程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清朝苟延残喘了几百年,但是在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千疮百孔中,被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声宣布了封建社会的彻底瓦解。从此,更加进步的社会体制代替了这个反动的阻碍历史发展的体制。

    同历史相比,个人的悲剧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后来的人,能够从历史当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那些遭到不公平命运的伟才们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些许的安慰了。这就是戚继光命运给我们的最现实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