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吹面不寒杨柳风》一诗的平仄

(2010-05-23 20:45:57)
标签:

杨柳

杏花雨

格律

古木

桥东

平仄

杂谈

分类: 社稷感怀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仄仄平平仄仄平

    杖藜扶我过桥东。平平仄仄仄平平

    沾衣欲湿杏花雨,平平仄仄平平仄

    吹面不寒杨柳风。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者: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衣衫渐沾渐湿,杂着杏花的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醉人宜人,伴着杨柳的清香。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

    雨,冠以杏花;风,冠以杨柳。雨,是杏花浸湿过的雨,似乎更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的风,似乎更清爽。杏花雨,杨柳风,把风雨花木糅在了一起,使春意的色彩渲染得更加浓重。

    总全诗来看,这首绝句应该是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古木阴中系短蓬非常合律。

    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中,第一字杖本该平、第三字扶本该仄,但符合一、三、五可平可仄的规律。

    第三句沾衣欲湿杏花雨中,第四字湿本该仄用平,拗了,所以必须采用救的方法,第五字杏是可以平可以仄的,这里用了仄,可以算做对第四字的救。

    第四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后面五个字因为是平平仄仄平,一般要求严格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这里是不能用的。但是“不寒杨柳风”中不、杨都是不合仄的,但是这里也用了拗救,这样就合仄了。另外,第三句的杏字和第四句的扬字组成了上下句拗救。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古人写诗一方面上非常严谨的,另一方面呢,也是非常灵活的,不以律害意。当然要达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们今天的古典诗词爱好者一是要多学习古人的优秀作品,多分析理解,再就是多练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在古典诗词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以上本人一点体会,希望和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一起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