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收藏品市场中,有一类虽然不是很热门,但是却也十分重要的物什,叫权。我们现在一般说政权、权利、有权无权什么的,都是权本义的引申了。正因为全可以左右称重,所以管理国家大事时就用权来表示了。
权,汉代称累(累),民间呼之为“公道老儿”。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卷四中说道: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权衡取其平,平者乃公道之谓也。权,俗称秤砣、秤锤、秤权,是悬挂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的铜、铁、陶、瓷、石的秤砣和后世的砝码。《汉书》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也就是称重量的器物,名曰衡器,衡为杆,权为砣。权衡这个词就是这般引申出来的。苏轼说得最明白不过了:“人之所以为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识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于度量与权衡。”
权,自人类出现了私有制,便有了权衡理念和雏形实物,成了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工具,它又同后来的赋税制度相关联。从现有出土和传世的各种权来看,我国最早的权是战国时期流传较广的秦权和楚权。秦权为馒头状,顶钮系球形,也伴有觚棱形;而楚权则多作圜形,铸有半圆形环钮,常由十个组成一套,供在天平上使用。
从现有出土和传世的各种权来看,我国最早的权的材质有铁、铜、瓷、石等,造型有圆形、方形、瓜棱形、及动物形等,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它是考证、研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计量的珍贵实物,还具有艺术鉴赏价值,可以佐证我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史。权是中国古代度量衡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的是重量的标准,相当于现代的标准砝码。中国由于幅员辽阔,在长期的银两流通中,因不同地域、不同习惯,不同场合、不同用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权,在封建社会为了征收赋税,称量财物,支付黄金以及铸造钱币等原因,需要各种权衡器,因此权的重类样式比较多,而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度量衡一般都会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因此通过对计量工具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过去社会生活的经济状况。
权,即秤锤,又叫秤铊,与衡(秤杆)相佐,“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古人常用秤来比喻管理国家大事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以上部分资料来自互连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