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于我来说,是永恒的话题,就如浪漫的人于爱情一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等都可以有与之适应的音乐来相伴.以前人们生下小孩时,会让小孩抓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财宝,书籍,算盘甚至是胭脂.在<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就是贾宝玉摸到的是胭脂,于是就有了他以后在女儿堆里打滚的起因.不管是作者刻意的安排,还是宝玉性格的使然,都说明了一个人小时侯的经历是会对今后的人生有影响的.还有可能是一种宿命论吧.不管怎样,三岁看老这句话如今在常挂在人们嘴边.小时侯的梦想往往是一个人一生的追逐.我之喜欢音乐,与小时侯喜欢听戏剧的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那时侯,电影和戏剧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或者看上一场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而我的家乡的"天沔花鼓戏"便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音乐形式了。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可以说,劳动产生了音乐.
音乐对于贵族,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古代,贵族能否拥有一支乐队,乐队的形制,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根据贵族的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不能越雷池半步.而音乐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有个"孔子闻韶"的故事."韶村"的一个露天小院,一个古朴的圆拱门,没有遮挡,一眼可以看到画在墙上的孔了.这就是淄博的孔子闻韶处.长方形的院子,用我平常走路的步子量,从门口到墙是宽度也就五步,长最多十步.院子里面长满了杂草,春天正是他们努力生长的时候.还好不是最茂盛的时候,要不然会把墙给挡住.面对画墙,左边是乾隆皇帝给提的词,中间的图应该就是画的孔子坐着听韶乐.画面线条很简单,但是几条线就勾勒出了舞者的神韵,弄韶者的风姿,还有孔子无限陶醉的表情.右边也是几行简单的介绍,孔子何年何时来这里听韶乐,听完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音乐对人的影响了。
及至接触到交响乐<天鹅湖>,那是我最早听到的.当时我国和前苏联的关系不错,前苏联的文艺团体把老柴的这部享誉全球的经典剧作介绍给了我国的观众.其中的"四只小天鹅舞曲"俨然成了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后来又听到了流行乐,什么港台的、欧美的不一而足。但是听得最多的是交响乐,到后来渐渐的还听上了瘾。当时一套音响还是很贵的,但是为了听觉,便依然决然的买了一套,天天便在那里仔细听小提琴的声音是从左声道还是右声道传出来的,钢琴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等等,不亦乐乎,更是跑到CD碟集中的地方去掏什么发烧碟。折腾了一阵子后,便不再追求器材的高级了,转而去挖掘一首曲子的不同版本以及录音的方式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等等,有的时候为了一张好的CD,更是不惜拿出150元来。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月的薪水也才5、6百块钱的,是八十年代末,我的收入还算高的。再后来,便转而去寻找一个作曲家的所有作品了,而莫扎特,一看到他的作品,便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即使这样,到现在也还是收集的不怎么齐。
其实,听音乐要听内涵的。就想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要我们分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一部曲子,也有它内在的规律,你找出它的“中心思想”便等于抓住了作品的灵魂,这样听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老贝的“命运交响曲”就分为四个乐章,可以理解为一篇文章分为四段一样。第一乐章是“主题”,人们常常是这样理解的,那是命运的敲门声;第二乐章像一位母亲伸出双手抚慰刚刚经历一场恶战的儿子,又像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后对敌人对未来的交流和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却默默地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好像在不断地鼓动战士继续前进;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此时勇士们重新拿起武器,回到阴霾的战场——音乐气氛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沉,好像勇士们踏着牺牲者的血迹一步一步逼近命运之神。第三、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旋律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般的合奏——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勇士们在庆祝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这样,一部音乐作品当作一篇文章来读,便很好理解了。乐队发出的多是协和音,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身理上的愉悦是不可替代的。现代医学更是借助音乐的这个功效来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伴随终身的兴趣爱好。假如有人问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音乐”。假如把人生比作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那么音乐就是润滑剂,是不可或缺的。记得诗人李白在《琵琶行》里写到: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这充分说明了李白对音乐的喜爱,更说明了喜欢听高雅的如天籁之声的音乐。李白是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的,对精神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古人如此,何况今人呢?我们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了,一套音响已经是寻常物什,到音乐厅去听现场也不是什么难事。音乐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象房子、汽车那样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追求精神充实的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人们很少提”寓教于乐“这样的话了。娱乐,它能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就已经足够了。音乐如果让我们快乐,让我们从紧张便的轻松,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它呢?
当然,音乐它就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诸如体育锻炼、书画、茶道等。但是,它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在我高兴的时候,她提醒我要有平常心态;在我失意的时候,能够减轻负面的心情,它更是给我的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向着幸福生活的彼岸努力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