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美丽的景致只露面了十分钟左右,天气就又变了。
雾和云汇合.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084540.jpg
天暗了下来,雾统治了一切.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085923.jpg
远看只是模糊的一片.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084736.jpg
远远看见了从汤峪方向过来的驴子们.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0986.jpg
从厚畛子上来的驴友和从汤峪过来的驴友交换信息.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091019.jpg
从大爷海到文公庙走了一个多小时,而从文公庙到小文公庙有8公里,要走将近2个小时.这一路全是石头坡,石头路,那种路是自然踏出来的,没有经过人为的修缮.石海奇观是太白山最著名的景观之一,而且在所走过的路上,将近80%的路都是石头路,这从上面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由于天又开始飞着细雨,打湿后的石头路很不好走,非常滑.
这里的石头上有一种很有趣的植物,就是只有人小手指头面积那么大的一点,绿色的,长满了石头,这也是太白山所独有的。很象苔藓,但不是连片生长,而是一朵一朵的.
从文公庙花了将近2个多小时走到了小文公庙,这一路上都是在半山腰的石头上行走.这个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在这里找到了这句话最好诠释.和遇上到5个学生一起结伴,有说有笑,自然走起来就轻松了许多.这个时候雨小多了,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雨雾,天气较在大爷海那里暖和了许多,只是身上还是湿透的.满眼忘去,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我想这是我长这么大在一次行程中所见到的最多的石头阵了.后来从和驴友的交谈中得知,石海景观是这条线有别于其他的最显著特征了。
小文公庙的下一站就是上板寺,走了一个近1个小时。这段路经过眉县政府修缮过,比较好走。风景也变成了针叶林。在一个稍平的山坡上有个平地,用石头搭成了一个房子,里面供奉着神灵,洞口上面的一块石头上刻着“上板寺”。有几家在这里卖点吃的、旅游纪念品什么的。从汤峪上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都是衣着光鲜,一身轻松,和我们背着大包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上板寺。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191112.jpg
从小文公庙到上板寺基本上都是好走的水泥路,比较平缓。而从上板寺到下板寺是下坡路,修的非常好。在这条线上有一条滑索和一条缆车道。缆车大家都知道,但是滑索就是人被系在安全带上,坐上一个丁字型的铁架子向下滑,速度比较快,也比较刺激,最多也只能坐2个人。
这一带都是黄黄的树,非常壮观。
满眼的衫树。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191930.jpg
山谷里轻雾上升。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192038.jpg
在走向下板寺的途中,看到了一棵有点象凤凰的树,当地老百姓奉它为神树。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19259.jpg
下板寺是下山道路的最后一站了,这里有个车站,有长途客车通向眉县方向的进山的检查站,每人20元,路程45公里,有20多个急转弯.从山上看去,就向一条蜿蜒的玉带,非常漂亮.
乘滑索到通向下板寺的缆车站只要几分钟,但是走路却要半个小时,滑索每人是30元,我们走下去的,是台阶路,很好走。到了缆车站后,我们通过集体商议,也不坐缆车了,步行下山.乘缆车大概需要16分钟.我们下山的路却走了2个小时.这段路比较难走,是那种自然形成的下坡路.有不规则的石头垫着,大小不一,高低凹凸.最后天完全黑了,借助于带的应急灯,才走完了这段路。到了下板寺停车场,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
我们的运气比较好。碰上了一支江苏的驴队,他们包的车在等候着,他们要到汤峪去住旅店.正好我们也是这样的打算.这里到汤峪的路开了将近2个小时,路是45公里远,但是急弯很多,司机开车很小心.晚上10点半左右,我们到了汤峪,到这里才算真正下山了.我的穿越终于完成了。我非常兴奋,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
这是在缆车站照的天快黑时候的景象.
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7-10/200710128454.jpg
汤峪是个进入太白山必经的小镇,属于眉县管辖,而眉县属于宝鸡市,我进山的厚畛子属于周至县,周至县属于西安市管辖,这就造成了从厚畛子那边上山要买票,两道,共60元,而从汤峪这边出山也要买票,两道,共90元,一些人想出了从不同方向上山的人中途换票的方法来节省经费。
汤峪以温泉为主,在陕西是与华清池齐名的。只不过一为庶民,一为帝王。这是一个三面都是山的小镇,建设得很好。到处都是旅店和温泉游泳池。这里已经开发的相当成熟了。从西安火车站有公共汽车发过来,28元一人,每小时一班,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半都有,到西安一百多公里,需要时间近3个小时。
我在汤峪休整了一个晚上。我是4号晚将近11点到汤峪的,找个旅店住下,洗了个温泉澡,美美的睡了一觉。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味。这里一是山鸡、麂子等野味很有名,在就是长白山雪鱼,肉质鲜美醇厚,回味无穷。到5号上午10点才醒来,在街上看了看,就乘汽车往西安了。
随后在西安休息了一天,逛了回民街,小雁塔,西安市博物馆等,就坐火车回汉了。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