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原上草庐
原上草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18
  • 关注人气:22,3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见故乡,但听流水

(2007-10-18 23:30:45)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故乡

老屋

母亲

儿时

散文

原创

随笔/感悟

分类: 奢谈情爱
不见故乡,但听流水
 
不见故乡,但听流水

 

    故乡,当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将来会成为她的过客。那时年轻,抱着见世面想法到了军营,那时,真的没有什么眷恋,只是象一只小鸟展翅欲飞,心情很高昂。

    而现在故乡在心中已然成了一个神圣的符号了,回去得不多,且多是浮光掠影。曾经看过陈逸飞的画《故乡的回忆》。那画面幽邃、潮冷,有些秋近江南、衰草凋零的味道。我的家虽不在江南,却是在楚国故地的江汉平原——号称鱼米之乡的地方,有里有纵横的河道,广袤的棉田,而且值得骄傲的是被世人尊为茶圣的陆羽就是故乡人,中国可是茶的故乡啊。小的时候,穿过极尽狭长的街巷,那青石板路已被行人磨得纹理可见,便来到河边玩耍,夏天更是可以游泳,冬天就砸冰玩,而冰厚的时候,胆子大的小伙伴就在上面走,开心极了。还有一种游戏,就是把一片薄的瓦片之类东西用一只手很有技巧得仍向河面,瓦片象三级跳远似的一跳一跳地最后沉入河底,我们看谁扔的瓦片打的水飘多,这个游戏就叫打水飘。常常有袅娜的少妇端着木盆去水边洗衣服。如果是早晨,刚好有早升的太阳,一切有喘息的生命就在这幻象的光影里有节律地呼吸着。

    不见故乡的时候,但有一所老宅,是难以忘记的。柔檐如梦,漆门如幕,这所老宅在我心里早已是一枚琥珀,你填入何种的内核,它便以一种特有方式将其层层卷裹。我想,那老宅里面盛装了我的童年。这所宅子据说叫胡家花园,是清朝时胡家有人在朝廷做官,在家乡营建的,上好的衫木,每间房都是,地板那种黄黄的光泽,比现在的那些什么木地更要叫人感到舒适。老宅有进200米长,有6进,每一进都有一扇木漆大门,厚重而结实,大门旁有侧门,据说贵客来了才走大门,一般人只能走侧门;每一进有一个天井,这是南方宅子的一个显著特征,南方雨水多,下雨的时候,雨水烟屋顶的排水装置都留到了天井里,这样就保持了整个宅子的干燥。宅子都是雕花窗,木楼梯,到处可见木雕的佛像。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从屋顶到地面的小时侯都抱不过来的大柱子,下面有一个圆圆的石鼓垫着,那柱子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我因此常常想它们是长在哪里,又是怎样运到这里的。听老人说,宅子分主人卧室,客厅,客房,公子卧室,小姐绣楼什么的,据说小姐一般是不准许下楼的。想想今天的女同胞们,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老宅专门劈有花园,里面有许多大树,我记得有一棵大柳树,每年夏天那上面总是有许多知了在鸣叫,我们经常在树的周围找到晶莹剔透的蝉蜕。那里有许多快乐童年的时光。那时侯,宅子里住着许多人家,大家经常串们,友好相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平平安安。最让我们激动的是,谁家娶媳妇了,谁家嫁姑娘了,因为我们小孩可以吃到甜甜的糖果和美味的点心了,一般的人家都是倾尽全力来办喜事的。我就常常想我长大了,一定比他们都要风光吧。因此常常梦里娶媳妇。由此我想,或许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在梦境里生存,对我来说,那老宅,便是梦开始的地方。

 就在那梦开始的地方,同样站着我的母亲。中年,很好的身材,她很爱惜头发,平日里总是纹丝不乱。夕阳下坠时分,母亲常会托了木盆,到老宅的天井里洗衣服,母亲挽了衣袖,把衣服在搓板上认真的搓洗,这个时候,一抹夕阳映在母亲瘦薄的身上,便有了一轮柔黄的绒边,嵌在我童年的镜框里。

    长大成人,我先军营后都市,都市的喧嚣常常使我在忙碌中没有时间回顾,记忆里的故乡早已躲在一旁,静静悄悄地纯化为一方醇厚的白色,就是这块干净的白色,常常在不经意中洗拭着我不在年轻的心境,洗拭得久了,故乡外面也就有了一条河,河的名字叫思念。于是,这个十一,我决定不去看人挤人的风景,去看望故去的母亲和耄耋的父亲,去看看那条陪过我童年的河。

    老实讲,故乡只是存在记忆里,童年的河已污秽不堪,老宅已被改变了不见了那时的模样,而钢筋水泥正日益蚕食着仅存的土地,霓虹的闪烁打破了故乡夜的平静。令人欣慰的是故乡为茶圣陆羽矗了象,建了纪念馆,传说中取水烹茶的三眼井在几经毁坏之后也重见了。虽不是儿时的故乡,却是发展中的故乡。

    不见故乡,但听流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风  秋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