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热闹路】实业学堂•十七中学
标签:
沈河区热闹路沈阳第十七中学奉天省立第一工科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电专 |
分类: 散文 |
奉天实业学堂,今天的十七中学,就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8年深冬。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和同院儿四五个发小儿抄着手向东走去。凛冽的北风切削着我们稚嫩的脸,弯曲的小道激活了我童年的记忆:这条路是我小学一、二年级除了星期日天天要走的路:广昌路。小学三年级整班转到热闹一校后,这条路走的便很少了。踩着嘎嘎作响的积雪,童年的欢乐似乎在夜幕中又回来了……
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沈阳第十七中学——它和我的小学第一母校热闹二校紧邻。十七中学在文革前的名声很臭,但今天晚上,它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香甜——这里在放电视!门口的看门人问道:是十七中的吗?我们大声高喊:是!超高的分贝令看门者相信了我们,看来“有理不在声高”用学者的话讲,值得商榷啊,哈哈。
如果把时光倒退20年,这里不叫十七中,叫辽宁省立第一工科高级中学校。如果再往前穿越,它是奉天公立专门学校。而它的最初,是由赵尔巽于1905年创立的奉天游学预备学堂, 又于次年改办为奉天高级实业学堂。它在整个东北大名鼎鼎。
中共建政初期和上世纪50年代,奉天实业学堂改叫工业部沈阳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从这以后,这所学校开始了许多学科的大调出和新组建——
电气科1950年迁至吉林并入吉林电气化学校,即后来的吉林电专;我在吉林工作时,对电专十分熟悉,电专文化宫是我经常看电影的地方,它离我的厂子很近。吉林电气化学校的日式宿舍我也去过,很有大和特色。它使我第一次在吉林民居中,看到了地板地面。那是1984年。
此外,会计科1950年迁至长春并入长春会计学校;土木科1952年迁至长春并入长春建筑学校,即现在的长春工程学院;应化科1952年迁至沈阳铁西并入沈阳化工学校,即现在的沈阳化工学院;冶金科1952年迁至沈阳东陵并入沈阳有色工业学校,即沈阳黄金学院;建筑与汽车科1962年迁至武汉并入武汉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今天的沈阳大学,也有奉天实业学堂的基因,因为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8年并入沈阳大学,而前者的前身,就是奉天实业学堂。这样一来,沈阳大学便和这所百年老校有了一定的传承关系,也便有了一定程度的厚重。当然,还不能说沈阳大学就是奉天实业学堂的唯一传承者。
后来的十七中,其实和奉天实业学堂已经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了,它不过是占了这块地,用了这里的楼。而今天,那栋我当年经常光顾的老楼,早已化为尘埃。所幸的是,在网上找到了它的旧照,这使我们能够透过这张旧照,窥视到它在那段岁月里的一丝容颜。
1931年9月19日,第一工科将有一场足球赛。
一位当年第一工科机械系的学生,记述了这一天他去参加足球赛时所看到的情景:
……
我有些害怕,但还是壮着胆子向前走。路过兴化街第二初中时,看到学校楼顶的国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的膏药旗,学校院内空无一人。我骑到马二营子第一工科时,头一眼就看到学校东边的省议会大厦楼顶的国旗换成了日本旗,议会大厦大门紧闭。
我看势头不好,不敢贸然进校,就在学校对面的照相馆前停下来张望。那里已有几个学生,也在观望。不一会儿,学校里走出一个学生,是校刊的编辑。大家围上去打探消息。
那个学生编辑说:“这是地方事件,因为一些外交事件没有解决,日本抗议,发生军事冲突。将来通过外交途径交涉解决,大家不要紧张,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大家都回家去吧。”等等。当时,谁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久,人们都散去了,我也就回家了。
兴化街、省议会、马二营子……
足球赛、膏药旗、校刊编辑……
这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记忆啊!
愿沈阳大学和十七中学都能够知道和记住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圈内为第一工科和省议会,红色标志为德景当胡同,它上面那条街,就是兴化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边门柱校牌上的文字为:辽宁省立第一工科高级中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4年的十七中学,校内门楣上的横幅是:庆祝1964年元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实业学堂基因传承的沈阳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