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2013-11-22 09:22:33)
标签:

沈阳十一纬路

沈阳大西菜行

郑执

我只在乎你

菜行圈楼

分类: 散文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6月去鲁美时,在车上特意看了一眼大西菜行地区。和我大年初四来到这里时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尽管我是从青年大街路过,但从百度地图上的进入全景功能一看,基本如此,因为这个全景也是今年6月份拍摄的。至于今天,进入冬季的这里什么模样,还真的不知道了。

 

想说的是,这里的楼群一旦起来,大西菜行就彻底消失了——其实它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基本消失了。菜行的地标是圈楼,圈楼一改,菜行的风韵就开始消减;而改建后的圈楼一扒,菜行就不再是菜行了。

 

等金廊楼群一起,目前剩下的半边街市,也很有可能随之而变,变成为这里的公司和富人服务的业态形式为主。这样,南一理发店这个目前菜行最后的痕迹,就不知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了。

 

现在想起来,菜行值得记住的地方,从南边数起,有儿时最喜欢看的铅笔厂、演过电影和皮影戏的大庆剧场、百姓日杂用品大荟萃的下杂商店,2 毛钱一碗散啤酒的饭店、至今还叫国营的南一理发、门庭若市的大西百货和方形圈楼。

 

圈楼在大东副食接手并进行地下改造时,又挖出了一些死人骨头,这又一次证明了这里曾经是刑场。 我们校文艺队的一个女生,那时就住在紧挨圈楼南边,60年代盖的一座红砖楼里,我有时候就想,她知不知道她的脚下就有死人骨头呢?

 

一个曾经的刑场,经过岁月的磨砺,人们对它这段历史,已经不再介意。仔细想来,谁到了最后,都是一把骨头和一把灰。想开了,剩下的,就是对老菜行的怀念了。当然,这种怀念不是所有年代人群的,是对它有记忆的这几代人。

 

这几代人分别经历了日伪时期、短暂的民国时期和中共执政时期。细数一下:伪满时期的建立到逐步扩张,50年代初期的繁荣,60年代初期的阴森,62年后的恢复,文革前两年的大繁荣,文革年代的一片死寂,改开时代的再生,九十年代的纷繁,一直到金廊建设导致它最后的毁灭……

 

大西菜行不是一个圈楼的概念,甚至不是一条街、一片店了,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民生和民俗的城市文化符号。圈楼可以被摧毁,店铺可以被推倒,但大西菜行这个文化符号,任何一个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也无法将它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当金廊工程全线告捷且在某一天陷入萧条的时候,人们更会念叨起那个久远的地方:大西菜行。

 

今年夏天,沈阳籍85后作家郑执,持新作《我只在乎你》从香港回到家乡。他说:“我在沈阳大西菜行长大,虽然现在生活在外地,但身体里总有一块离这儿很近。我开始写这个故事,把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文字。 

 

请看一段这部作品的摘要——

 

    西元1979年,初春三月。惊蛰。
    东北的春天,有如三流戏子,宿命只是为大半年的寒冬串个过场儿。虽已初春,张口仍能喷出哈气,邻里出门打声招呼,彼此脸上能被蒙一层霜。


    这座城,无二异:一样的吃喝拉撒,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千篇一律。过往匆匆,不过上下眼皮一搭的工夫,有人来过,有人去了,这座城仍是这座城,烟向上飘,水往东流,从未因谁而增减分毫,与其用千百年间不停变换的名字来唤它,不如就称其为这座城。三百多年前,曾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宫,久居关东第一重镇;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重工业基地首府,城内烟囱林立,上空永恒地笼罩着一层洗不透的、青灰色的薄雾,只当艳阳天时,在非工业区仰望,天才是蓝的,云才是白的。就在这块相对净透的一片天下,有一处市井之地,围绕民间俗称“圈儿楼”的国营农副市场而生,低矮的平房密密麻麻连成片,街巷鄙陋拥挤,人畜喧嚣忙乱。

 

清晨,大西菜行某条狭长的胡同儿中,冯劲一溜儿狂奔。
    “三儿,南站的小尾巴来掐架啦!”
    苏家房门被一脚踹开,苏敬钢身穿藏蓝色二棉袄,两只袖口被磨洗得发白,右手紧攥一把尺二枪刺。刀刃打磨得锃亮,太阳一照,晃瞎人眼。
    “大昆快扛不住了!”
    冯劲呼唤苏敬钢时,总是大事不妙的口气:“在大西浴池门口呢!”

 

除了“水往东流”值得商榷、“新中国成立后”不像小说语言外,其它文字还可以。最重要的是,我在《我的大西菜行》系列中,曾经提到菜行三角地一带的血腥殴斗。郑执作品的开篇,便佐证了我对那个年代此地的描述,尽管这已经是文革结束后。

    顶!

    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当年大西菜行还没有出现时的这一带的刑场行刑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图右上角蓝框为大西门,“出大西门的”就指从这里被押赴刑场。
    图左上蓝框为大西边门,下蓝框为刑场,也就是今天已拆毁的大西菜行一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南一经街北口
    _________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这是今年夏天这里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大西菜行路西的半边街市(截取于百度地图实景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十一纬路】菜行,菜行
    在大西菜行长大的85后作家:郑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