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九门路(1)

标签:
九门路镇边门盛京沈阳四方城杂谈 |
分类: 摄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23日,知悉九门路拆迁已经开始,
特行抢拍,以志留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曾名东、西顺城街,内有九门南巷及其一至四巷,原有九门里胡同,还有九门外
胡同。1989年,以路北原有古城九门而得名为九门路。
俗称的“九门”。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从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当
时在镇边门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即“太祖居住之宫”(汗王宫,宫址见清初《盛京城
阙图》)。不久太祖病逝,皇太极继位后,重修沈阳古城,将明代的四门改为八门,
即南向的德盛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西向的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
(小西门),东向的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北向福胜门(大北门)、
地载门(小北门)。古城内的原十字形街道改为井字形道路,并将沈阳改称盛京。
进城墙之内。据《辽东志》记载,明代北门为一座瓮城门,整个城门皆为砖筑,由九
个卷拱组成一体,门楣上镶有“狮子滚绣球”、“牡丹”等花纹装饰,门道上铺青石
板,卷拱跨度5.48米,地面至卷顶高约7米,建筑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明代修筑此门
主要为防御外侵,内置火炮等武器,其中既可屯兵又可出击,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设施。
深受其害,旧社会封建迷信,曾流传“九门闹怪”且说法五花八门。直至沈阳解放后,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始由原北关区教育局为修建校舍,人们到此取土拣砖中发现此
砖卷门及题有“镇边门”的主卷门额石(明万历二十四年刻),随之九门之谜才真相
大白。
“镇边门”门额,现珍藏在沈阳故宫内供中外游客参观。
(文:《时代商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昨天拍摄的九门路。
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是位于九门路的老仓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镜头伸进门缝,我窥到了你沧桑的面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
7.
九门路上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
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