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长篇小说《胎记》(1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说 |
15.
在周健的提议下,桌子摆在了院子里。
其实两个姑娘都很累了,刚才又回趟家,把乐器拎来——都是很沉的大家伙。乐器都放在了小屋里,把屋子显得更加狭窄。邵氏抚摸着这些在她看来怪模怪样的家伙,嘴里啧啧地说:“这人真是能耐……”
邵氏始终对儿子拉的那个东西有些意见——好好一件家什,硬要夹在脖子上拉——多难受,多难看——而且儿子一拉起来,不是愁眉苦脸就是像喝醉了酒似的——至于吗?切!还是咱们中国的二胡好,往腿上一放,多绅士!她说。
每到这时翟小宁就会哈哈大笑,拿起琴来放在自己的腿上,问邵氏:“干妈,您看这样拉好不?哈哈!”
3个男人对两位老人说:本来商量好的明天来的,没忘了您二老——就是忘了二老,也忘不了葱花饼啊!
“这就烙,这就烙……”邵氏说完就和面去了。
“你们真是,邵姨累了一天了……”周健说。
“今个儿,老人家才不累呢……”宋振海说。
童小非在院子里架灯,金英子给他打下手。
“好点儿了吗?”金英子问。
“嗯。英子,那天你说我有对不住欧阳的地方,我心里还有些不高兴,觉得你对我要求的太苛刻了……”
“我是苛刻了些,但苛刻一些不对吗?我不能把你等同于一般的男人,因为你追求的是高境界的爱情,不苛刻一些行吗?”
“是是,你说的是。”
开始喝酒了。
宋振海一直瞄着邵氏手里的铲刀,当他看到第一张饼出了锅,便跑过去,说了声“姨,见笑了”,便把饼捏在手里,仰起脖子去咬那张滚烫的饼。邵氏连忙拿过一块手巾,给他包上,说:“别噎着啊,一会儿就下汤。”
刘光明举起杯子,说:“咱们先敬二老一杯——姨,您老先坐一下吧?好不?”
邵氏把锅里的饼铲出来,压了火就过来了。
“10年了,咱们在二老家吃的饭,喝的酒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可是记得最清的,就是这10年来,大家在桌上说话都小心翼翼,因为,有一个人的名字,大家生怕不小心从嘴边溜出来……今个儿,我提议,我们感谢二老,终于让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到她了——所以,我们敬二老一杯——祝两位老人在不久的将来,能对邻居和同事说:这是我就要过门的儿媳妇;说,我儿子要结婚了……姨,大姨夫——”
两位老人举起了杯子,邵氏说:“他爸,你说几句呀……”
童旺生说:“谢谢孩子们!这10年陪这小非走过来了,总是提醒他别忘了欧阳。来——干杯!”
大家干杯,邵氏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嗬,好呛!
邵氏吃了周健喂过来的一口烧茄子,就又去烙饼了。
不知谁先看到的,邵氏一边烙着饼,一边抹着眼睛。大家就又有些怅然了。
周健说:“咱们喝咱们的,咱们要是都这样,邵姨就更难受了——她现在想两人人——一个是城西南扑克楼里她未来的儿媳妇,一个是在地球那边的干女儿……”
大家这才又调整了心绪,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宋振海说:“我保证在一分钟内让邵姨笑,而且是大笑。”
“又吹,又吹!”周健说。
“邵姨,饼够了,您老过来吧,我们要说笑话了。”刘光明说。
邵氏说:“就完了。”
邵氏过来后,宋振海说:“今个儿,咱们每个人得说一句和婆媳关系、婿丈关系有关的谚语、俗语什么的,谁说的能让邵姨笑了,而且最好笑,谁就是今天酒桌上的掌门人。”
周健说:“那你先来——”
宋振海说:“我压轴。”
平时不太爱说话的赵宝华说话了:“我先来吧,反正我肯定是打狼的。”
大家都鼓掌,鼓励他快说。
“有这么一句话——宁看儿子的屁股,不看女婿的脸。”
这句话太哲学又太形象了,大家哈哈大笑,周健一边笑一边指着赵宝华:“你,你这个蔫巴鬼……”
邵氏也笑起来,而且笑得咳嗽起来,说:“宝华,宝华,你这是搁哪听来的呀……”
金英子看着同样在傻笑的童小非,那神情分明在说:你明白宝华的意思吗?
童小非终于注意到了金英子的神色,低下头想了想,又抬起头,冲着金英子轻轻地点头,意思是,你放心吧,我对夏姨会像对自己的母亲那样……
赵宝华一点都不笑,这就更可笑了,于是大家越想这句话越想笑,便笑了半天,一边笑一边在自己的阅历中寻找这样的女婿。周健更是累得可以,极力地在自己的记忆中翻寻着,想找到聂永刚对自己母亲虚伪的地方,一旦找到,好和他算帐。
接着,大家就依次说起来。
金英子说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刘光明说了“一个姑爷半个儿。”
童小非说了“姑爷进门,要小鸡的命。”
该周健说了,周健清清嗓子,说:“我这句没有宝华的那么精辟,是看到邵姨烙的饼想起来的——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大家也笑了,不是因为这句话的形象,而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欧阳——将来邵姨和欧阳的关系将会多么让人羡慕——是巨大的反差让大家笑了。
邵氏笑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儿,指着周健说:“死丫头,你是不是给我话听呢?”
周健连连说:“不敢,不敢。邵姨息怒。”
这下大家笑得就更厉害了。
周健心里很得意,对不起了邵姨,丑话还是说在前面好。
这个鬼!金英子在心里说。
终于到了压轴的宋振海了。
“大家嘴里都不要有食物啊,有的,赶紧咽下去……”宋振海说。
“别先吹,我要是不笑,看你怎么圆这个场!”周健说。
“我并不怕你不笑,怕得是你一笑就止不住了,还得到中医院请老中医给你针灸、点穴……”
大家被这句话逗得提前笑了。
“这样啊,这个民谣需要大家配合——是这样,一个人家的母亲病逝,家人围在母亲身边,都在哭。现在就需要大家配合了——这些人的哭会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可以发问,我来做结。”
“我先来——”周健说,“女儿哭——”
“悲悲戚戚。”宋振海做结。
“儿子哭?”金英子轻声问道。
“哭天抢地。”
“媳妇哭——”童小非小声问,
“虚情假意。”
周健笑了,又连忙捂住嘴。
“那姑爷哭呢?”邵氏竟然抢着问了一句,样子很是认真。
宋振海看看大家,说:“老驴放屁!”
这不可能不笑了,笑声把已经归了巢的鸟儿从院子外的那棵老槐树上惊了起来,在树的四周乱窜——它们晚上什么也看不见。
笑声惊动了四邻,大家都朝这边看——这是怎么了?天没黑的工夫是哭,现在又笑上了?
周健确实止不住笑了,最后干脆捂着肚子来到宋振海身后,一下一下地捶他的后背。
宋振海潇洒地举起杯,一本正经地说:“来来,干杯!”,任凭周健的拳头在他的后背一下一下地捶下去,“这几天后背就疼,还得老队友啊,知道给战友捶捶。感动啊!”
周健捶不动了,也笑不动了,转过头对童小非说:“小非,给我找支笔,我要记下来,哈哈……”
金英子知道,她是要拿着个回家去折磨聂永刚,就在一边笑。心里想,宋师傅是希望两家的孩子,都要用真心和诚挚去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消除过去的阴影,走向幸福……宋师傅真行!她的判断很快便得到了证实——邵氏和童旺生都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也以同样的神情看着自己的爸妈。
“兄弟姐妹们,时辰到了,操家伙!”刘光明喊道。
一会儿工夫,大家都操起了乐件——连钢琴都搬了出来。
在金英子的安排下,邵氏和童旺生坐在两把有靠背的椅子上,作为观众。
“还行啊。”刘光明看着大家伙,“木管、铜管、弦乐、低音、键盘……挺好——先给二老来个传统的吧,啊?”
大家商量起来。
然后,周健走出来,说:“老童家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器乐小合奏:金英子民族歌曲:《祝妈妈长寿》!”
两位老人赶紧鼓掌。这丫头,真能整!
掌声很热烈——因为院子外面已经挤满了人。
乐曲响起来了。
当到了宋振海小号独奏的时候,宋振海站了起来,吹出了柔韧的旋律。
邵氏和童旺生惊呆了——这号也能吹得这么好听!以前都是看解放军吹它呀。48年我和小非他爸躲在清河南岸,眼瞅着一个小伙子吹的就是这样的号,几声过后,队伍就上去了。傍天黑的时候,207师就垮了!
到了金英子独奏时,邵氏干脆站了起来——这个文文静静的丫头简直也太神了,那么大点儿个小手,拉这么大的家伙,还那么好听——比儿子拉的那个好听——儿子那个声太尖了……
到了周健,周健也站起来,一边唱一边走到邵氏和童旺生身边,围着两人转着圈儿——
一家人欢聚一堂
祝妈妈花甲大寿
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暖流涌上心头
啊——妈妈呀,
祝您长寿,祝您长寿,
儿子儿媳摆花甲盛宴
敬酒祝您长寿
这丫头,平时嘻嘻哈哈,谁想到有这么大本事!看那琴拉的,那手在键盘上就像是跳舞——小非弹琴还得看着那上边的键子,这丫头看都不看,一眼都不看!怎么还能连拉带唱啊——这不是一心四用了吗?一只手按键子,另一只手按纽扣,两臂还要拉风箱,嘴里还要唱!怎么一点儿不乱套啊!怨不得小非说,周健也能考上……
接着,是儿子和刘光明、赵宝华3个人站起来,这时邵氏感到儿子的那样拉琴不那么难看了,因为他刘哥也那么拉——两人还拉得那么齐——刷齐,两个弓子一起上下,怪好看的——宝华就让人有点糊涂了,怎么光吹长音啊?还老是晚了好几个音似的,忘了曲谱吧?
令邵氏和童旺更惊讶的出现了——
金英子放下大提琴,走到老人面前,一边唱着,还舒展双臂跳起舞来!
고생끝에 락을보신 우리의 어머니
넘쳐나는 이 술잔을 어서 받으세요
아,어머니 오래오래앉으세요
딸과 사위 드리는 절도 어서 받으세요
哎哟哟,这英子这腰怎么这么软啊,这舞跳得也太像电视里的了!邵氏猛地想起了6年前为了报考的事儿,她和儿子吵架的那天——唉,还是英子有主意,当时要是听了自己那个混儿子的,现在还说不定怎么回事儿哪——可她唱得我也听不懂啊……
童旺生早年就有朝鲜族朋友,所以便当起老伴儿的翻译——英子说,你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女是不会忘记的;祝福你晚年过上甜蜜的好日子……
于是邵氏连连点头,说:“这英子,快30的人了,跳起舞来像个小姑娘!”
最后,跟随着乐曲,金英子与乐队一起以向老人鞠躬结束了这个节目。
院子外面的掌声和邵氏、童旺生的掌声一起响起来。童旺生站了起来,还把邵氏也拉起来,一起鼓掌。
周健哈哈大笑,说:“你们看……哈哈……邵……邵姨和大姨夫……哈哈……像不像中央……中央领导接见咱们哪?啊哈哈哈哈……”
大家哈哈大笑。
一个很有气质的中年女人进了院子,很有礼貌地说:“我是对面街灰楼的,想唱个歌,不知各位老师能不能……”
“别客气、别客气,别叫老师,您想唱什么?”刘光明问。
“我……我想唱那个苏联的——《有谁知道他》,G调的……
黄昏时候有个青年
徘徊在我家门前
那青年哟默默无言
单把目光闪一闪
大家认真而兴奋地给这位中年女人伴奏——美声。唱得真专业!
副歌到了,大家和着中年女人唱起来——
有谁知道他呢
他为什么眨眼
他为什么眨眼
……
周健一边伴奏一边向金英子传递着眼神——记得吗姐妹儿,10年前我们在欧阳家为欧阳过生日,我唱的不就是这首歌吗?
金英子也用眼神回答她——我能忘吗?我唱的是《在泉边》!
唉,要是她也在,该多好啊!
但是快了,真的快了……
在周健的提议下,桌子摆在了院子里。
其实两个姑娘都很累了,刚才又回趟家,把乐器拎来——都是很沉的大家伙。乐器都放在了小屋里,把屋子显得更加狭窄。邵氏抚摸着这些在她看来怪模怪样的家伙,嘴里啧啧地说:“这人真是能耐……”
邵氏始终对儿子拉的那个东西有些意见——好好一件家什,硬要夹在脖子上拉——多难受,多难看——而且儿子一拉起来,不是愁眉苦脸就是像喝醉了酒似的——至于吗?切!还是咱们中国的二胡好,往腿上一放,多绅士!她说。
每到这时翟小宁就会哈哈大笑,拿起琴来放在自己的腿上,问邵氏:“干妈,您看这样拉好不?哈哈!”
3个男人对两位老人说:本来商量好的明天来的,没忘了您二老——就是忘了二老,也忘不了葱花饼啊!
“这就烙,这就烙……”邵氏说完就和面去了。
“你们真是,邵姨累了一天了……”周健说。
“今个儿,老人家才不累呢……”宋振海说。
童小非在院子里架灯,金英子给他打下手。
“好点儿了吗?”金英子问。
“嗯。英子,那天你说我有对不住欧阳的地方,我心里还有些不高兴,觉得你对我要求的太苛刻了……”
“我是苛刻了些,但苛刻一些不对吗?我不能把你等同于一般的男人,因为你追求的是高境界的爱情,不苛刻一些行吗?”
“是是,你说的是。”
开始喝酒了。
宋振海一直瞄着邵氏手里的铲刀,当他看到第一张饼出了锅,便跑过去,说了声“姨,见笑了”,便把饼捏在手里,仰起脖子去咬那张滚烫的饼。邵氏连忙拿过一块手巾,给他包上,说:“别噎着啊,一会儿就下汤。”
刘光明举起杯子,说:“咱们先敬二老一杯——姨,您老先坐一下吧?好不?”
邵氏把锅里的饼铲出来,压了火就过来了。
“10年了,咱们在二老家吃的饭,喝的酒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可是记得最清的,就是这10年来,大家在桌上说话都小心翼翼,因为,有一个人的名字,大家生怕不小心从嘴边溜出来……今个儿,我提议,我们感谢二老,终于让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到她了——所以,我们敬二老一杯——祝两位老人在不久的将来,能对邻居和同事说:这是我就要过门的儿媳妇;说,我儿子要结婚了……姨,大姨夫——”
两位老人举起了杯子,邵氏说:“他爸,你说几句呀……”
童旺生说:“谢谢孩子们!这10年陪这小非走过来了,总是提醒他别忘了欧阳。来——干杯!”
大家干杯,邵氏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嗬,好呛!
邵氏吃了周健喂过来的一口烧茄子,就又去烙饼了。
不知谁先看到的,邵氏一边烙着饼,一边抹着眼睛。大家就又有些怅然了。
周健说:“咱们喝咱们的,咱们要是都这样,邵姨就更难受了——她现在想两人人——一个是城西南扑克楼里她未来的儿媳妇,一个是在地球那边的干女儿……”
大家这才又调整了心绪,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宋振海说:“我保证在一分钟内让邵姨笑,而且是大笑。”
“又吹,又吹!”周健说。
“邵姨,饼够了,您老过来吧,我们要说笑话了。”刘光明说。
邵氏说:“就完了。”
邵氏过来后,宋振海说:“今个儿,咱们每个人得说一句和婆媳关系、婿丈关系有关的谚语、俗语什么的,谁说的能让邵姨笑了,而且最好笑,谁就是今天酒桌上的掌门人。”
周健说:“那你先来——”
宋振海说:“我压轴。”
平时不太爱说话的赵宝华说话了:“我先来吧,反正我肯定是打狼的。”
大家都鼓掌,鼓励他快说。
“有这么一句话——宁看儿子的屁股,不看女婿的脸。”
这句话太哲学又太形象了,大家哈哈大笑,周健一边笑一边指着赵宝华:“你,你这个蔫巴鬼……”
邵氏也笑起来,而且笑得咳嗽起来,说:“宝华,宝华,你这是搁哪听来的呀……”
金英子看着同样在傻笑的童小非,那神情分明在说:你明白宝华的意思吗?
童小非终于注意到了金英子的神色,低下头想了想,又抬起头,冲着金英子轻轻地点头,意思是,你放心吧,我对夏姨会像对自己的母亲那样……
赵宝华一点都不笑,这就更可笑了,于是大家越想这句话越想笑,便笑了半天,一边笑一边在自己的阅历中寻找这样的女婿。周健更是累得可以,极力地在自己的记忆中翻寻着,想找到聂永刚对自己母亲虚伪的地方,一旦找到,好和他算帐。
接着,大家就依次说起来。
金英子说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刘光明说了“一个姑爷半个儿。”
童小非说了“姑爷进门,要小鸡的命。”
该周健说了,周健清清嗓子,说:“我这句没有宝华的那么精辟,是看到邵姨烙的饼想起来的——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大家也笑了,不是因为这句话的形象,而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欧阳——将来邵姨和欧阳的关系将会多么让人羡慕——是巨大的反差让大家笑了。
邵氏笑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儿,指着周健说:“死丫头,你是不是给我话听呢?”
周健连连说:“不敢,不敢。邵姨息怒。”
这下大家笑得就更厉害了。
周健心里很得意,对不起了邵姨,丑话还是说在前面好。
这个鬼!金英子在心里说。
终于到了压轴的宋振海了。
“大家嘴里都不要有食物啊,有的,赶紧咽下去……”宋振海说。
“别先吹,我要是不笑,看你怎么圆这个场!”周健说。
“我并不怕你不笑,怕得是你一笑就止不住了,还得到中医院请老中医给你针灸、点穴……”
大家被这句话逗得提前笑了。
“这样啊,这个民谣需要大家配合——是这样,一个人家的母亲病逝,家人围在母亲身边,都在哭。现在就需要大家配合了——这些人的哭会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可以发问,我来做结。”
“我先来——”周健说,“女儿哭——”
“悲悲戚戚。”宋振海做结。
“儿子哭?”金英子轻声问道。
“哭天抢地。”
“媳妇哭——”童小非小声问,
“虚情假意。”
周健笑了,又连忙捂住嘴。
“那姑爷哭呢?”邵氏竟然抢着问了一句,样子很是认真。
宋振海看看大家,说:“老驴放屁!”
这不可能不笑了,笑声把已经归了巢的鸟儿从院子外的那棵老槐树上惊了起来,在树的四周乱窜——它们晚上什么也看不见。
笑声惊动了四邻,大家都朝这边看——这是怎么了?天没黑的工夫是哭,现在又笑上了?
周健确实止不住笑了,最后干脆捂着肚子来到宋振海身后,一下一下地捶他的后背。
宋振海潇洒地举起杯,一本正经地说:“来来,干杯!”,任凭周健的拳头在他的后背一下一下地捶下去,“这几天后背就疼,还得老队友啊,知道给战友捶捶。感动啊!”
周健捶不动了,也笑不动了,转过头对童小非说:“小非,给我找支笔,我要记下来,哈哈……”
金英子知道,她是要拿着个回家去折磨聂永刚,就在一边笑。心里想,宋师傅是希望两家的孩子,都要用真心和诚挚去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消除过去的阴影,走向幸福……宋师傅真行!她的判断很快便得到了证实——邵氏和童旺生都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也以同样的神情看着自己的爸妈。
“兄弟姐妹们,时辰到了,操家伙!”刘光明喊道。
一会儿工夫,大家都操起了乐件——连钢琴都搬了出来。
在金英子的安排下,邵氏和童旺生坐在两把有靠背的椅子上,作为观众。
“还行啊。”刘光明看着大家伙,“木管、铜管、弦乐、低音、键盘……挺好——先给二老来个传统的吧,啊?”
大家商量起来。
然后,周健走出来,说:“老童家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器乐小合奏:金英子民族歌曲:《祝妈妈长寿》!”
两位老人赶紧鼓掌。这丫头,真能整!
掌声很热烈——因为院子外面已经挤满了人。
乐曲响起来了。
当到了宋振海小号独奏的时候,宋振海站了起来,吹出了柔韧的旋律。
邵氏和童旺生惊呆了——这号也能吹得这么好听!以前都是看解放军吹它呀。48年我和小非他爸躲在清河南岸,眼瞅着一个小伙子吹的就是这样的号,几声过后,队伍就上去了。傍天黑的时候,207师就垮了!
到了金英子独奏时,邵氏干脆站了起来——这个文文静静的丫头简直也太神了,那么大点儿个小手,拉这么大的家伙,还那么好听——比儿子拉的那个好听——儿子那个声太尖了……
到了周健,周健也站起来,一边唱一边走到邵氏和童旺生身边,围着两人转着圈儿——
一家人欢聚一堂
祝妈妈花甲大寿
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暖流涌上心头
啊——妈妈呀,
祝您长寿,祝您长寿,
儿子儿媳摆花甲盛宴
敬酒祝您长寿
这丫头,平时嘻嘻哈哈,谁想到有这么大本事!看那琴拉的,那手在键盘上就像是跳舞——小非弹琴还得看着那上边的键子,这丫头看都不看,一眼都不看!怎么还能连拉带唱啊——这不是一心四用了吗?一只手按键子,另一只手按纽扣,两臂还要拉风箱,嘴里还要唱!怎么一点儿不乱套啊!怨不得小非说,周健也能考上……
接着,是儿子和刘光明、赵宝华3个人站起来,这时邵氏感到儿子的那样拉琴不那么难看了,因为他刘哥也那么拉——两人还拉得那么齐——刷齐,两个弓子一起上下,怪好看的——宝华就让人有点糊涂了,怎么光吹长音啊?还老是晚了好几个音似的,忘了曲谱吧?
令邵氏和童旺更惊讶的出现了——
金英子放下大提琴,走到老人面前,一边唱着,还舒展双臂跳起舞来!
고생끝에 락을보신 우리의 어머니
넘쳐나는 이 술잔을 어서 받으세요
아,어머니 오래오래앉으세요
딸과 사위 드리는 절도 어서 받으세요
哎哟哟,这英子这腰怎么这么软啊,这舞跳得也太像电视里的了!邵氏猛地想起了6年前为了报考的事儿,她和儿子吵架的那天——唉,还是英子有主意,当时要是听了自己那个混儿子的,现在还说不定怎么回事儿哪——可她唱得我也听不懂啊……
童旺生早年就有朝鲜族朋友,所以便当起老伴儿的翻译——英子说,你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女是不会忘记的;祝福你晚年过上甜蜜的好日子……
于是邵氏连连点头,说:“这英子,快30的人了,跳起舞来像个小姑娘!”
最后,跟随着乐曲,金英子与乐队一起以向老人鞠躬结束了这个节目。
院子外面的掌声和邵氏、童旺生的掌声一起响起来。童旺生站了起来,还把邵氏也拉起来,一起鼓掌。
周健哈哈大笑,说:“你们看……哈哈……邵……邵姨和大姨夫……哈哈……像不像中央……中央领导接见咱们哪?啊哈哈哈哈……”
大家哈哈大笑。
一个很有气质的中年女人进了院子,很有礼貌地说:“我是对面街灰楼的,想唱个歌,不知各位老师能不能……”
“别客气、别客气,别叫老师,您想唱什么?”刘光明问。
“我……我想唱那个苏联的——《有谁知道他》,G调的……
黄昏时候有个青年
徘徊在我家门前
那青年哟默默无言
单把目光闪一闪
大家认真而兴奋地给这位中年女人伴奏——美声。唱得真专业!
副歌到了,大家和着中年女人唱起来——
有谁知道他呢
他为什么眨眼
他为什么眨眼
……
周健一边伴奏一边向金英子传递着眼神——记得吗姐妹儿,10年前我们在欧阳家为欧阳过生日,我唱的不就是这首歌吗?
金英子也用眼神回答她——我能忘吗?我唱的是《在泉边》!
唉,要是她也在,该多好啊!
但是快了,真的快了……
前一篇:【七律】塞上(新韵)
后一篇:【七律】品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