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市的道和术?
(2015-06-15 20:38:42)
标签:
股票 |
分类: 心得体会 |
成笑谈 2015-6-15
自己反省,已很久没有思考股市的问题了,因为股市好,自己也变得浮燥,没有能将心情沉静下来去思考。而在熊市,反而能静下来思考这些问题。
刚才在读书时看到“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那么自问,什么才是股市的“道”呢?什么是股市的“术”呢?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那么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呢?我的看法是:由群体的共性即人性,以及理性的知识经验即个性,由这两种内在因素来支配人的思想,从而行成人的行为。个人行为的合力,形成群体行为。
在经济活动中,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表现得格外充分。当得到某种好处时就还想要,想要占有一切机会,这就形成了贪;当吃到了苦头时,就害怕,就逃避,这就形成恐。
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是受什么支配的呢?
是预期,即思想认识。当他有还可赚钱的预期时,那么他就会不断加码买入,当预期下跌是就会不断抛售。
但是要将预期实现,前提是手中有钱去买入,或有股卖出。如没有钱了,当然就没法行动了。反过来跌时,当手中没有股票了,也就没法抛了。也就说,筹码(钱或股),决定预期的实现。
这两者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即预期和资金,这两者决定股市的走向。
所以我觉得,股市里的道,就该是预期和资金流向。
预期向好,资金流入,股市上涨。当赚钱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股市大涨。当在贪婪驱使下,入市资金更加猛烈,股市疯狂。当没有新增资金时,股市就涨不动了,此时不一定马上会跌,可以表现为轮动和盘整。“久盘必跌”,就是预期转向了,预期向坏了,资金流出,股市下跌。当恐惧来袭时,筹码倾泻而出,股市暴跌;当筹码抛售枯竭时,当少数有知识和经验的理性人看到机会时,此时出手接货,股市表现为盘整(此时常有最后一脚,即赶底挖坑)或突破,从而又形成新的预期,形成新的资金流向,从而形成新的走势。股市就这样周而复始。
昨天与一好友聊到股票,他说他基本不看股评或媒体怎样来说,他自有主张。这是非常正确的行为,即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自信来处理投资,而不是随波逐流。随大流的后果就是二八定律,即多数是亏钱的。
不要看现在很多人都赚了钱,包括傻子都可以赚钱。如果说傻子都可以赚钱,那么这让知识、智慧、理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情何以堪?那么这些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也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没法传承下去了。但这些东西一直都很有生命力,这就说明傻子都可以赚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所以现在的一些搏傻者,最终都会成为失败者,这没有例外。“理性只会迟到,但从来都不会缺席。”
对于好友的思想我是肯定的,但我的看法是:我们也要看市场舆论,看媒体,这个看法的作用在于了解人们的预期。
最近总有些朋友问些股市的问题:没有买的问是否可以入市?有买的问是否到顶要走人?我的回答是:没有的不要动,有的也不要动,等等看。与其去猜顶底,还不如去看人们的预期与资金情况。
对于当前证监会的一些做法,我是很认可他们的做法:一直引导预期,一边是利好,同时加利空,这样就可以使大众的预期分化,即不要大家形成一致预期,那么的话就会疯狂了,就会牛市就会短命;同时收紧入场资金,不要一下子就让钱都用完了。那么这两种做法就使得股市完成慢牛走势成为可能。证监会的行为是高明的,是抓住了股市要害的。
对于股市的术,我的认为是:价值规律和确定性。
短期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长期上价格趋同价值。这就是价值规律,它与“钟摆定律”其实是同一回事。这个同样是在我们前面说的“道”的框架内:预期和贪婪形成波动,理性的知识经验使得价格与价值趋同。这个比“道”即预期和资金动向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我们发现价值时、有一定安全边际时,可以确定介入时点。这就是“术”。即是操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然这个价值可以是现在的价值,也可以是未来的价值,于是大家可以认为它未来有多少价值,所以股价可以涨到远超现在价值。
但是未来的东西总不有确定的,所以这种做赚钱的可能性是很不确定的,波动也是很大的,风险也是就是很高的了。所以确定性高的做法,就是以现在的价值来操作,这样更靠谱些。
“预期”即是未来的事,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我们所做的基本面分析、大势分析、技术分析,等等,其实都是在不确定中找确定。即我们所作的各种功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操作具有更高的确定性。所以确定性也是我们操作的“术”之一。
即:我们以预期和资金动向这个“道”来分析思考;以价值规律和确定性这个“术”来指导具体操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