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分类: 秋剧论坛 |
我几乎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看完了《血荐轩辕》,也终于理解了几乎所有秋迷的不甘。没有了风流倜傥的造型,十七套戏服的排场,也没有了如花似玉的美女相伴左右。凌峰,或者是宇文峰,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戴着丑陋面具见不得人的人,面对的也只是一场又一场无谓的杀戮,不能相认的亲人,不能手刃的仇人,甚至于再也回不到当初那个在武当山上作小师弟的自我。秋官又如何能洒脱?他不愿杀的人最终还是要死在他的手上,他能做的选择太少,以至于他的生活,只能是忍辱偷生,为仇恨挨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却不是世间风云难测,人人都不过是命运无伤大雅的玩笑……
剧情:
《血荐轩辕》以一个“仇”字为主线,所有的故事都与报仇有关。当年的凌峰与唐碧因为唐门的一宗灭门惨案而苟且偷生二十年,誓要报仇。为了报仇凌峰甘愿成为锦衣卫的爪牙,做尽伤天害理之事杀人无数,而唐碧也改嫁他人,抛弃亲子。应该没有人能体会灭门之仇究竟有多深,因为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判断这二十年来两个人付出的代价到底是否值得。但是,为了报仇,他们牺牲了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并且最终被他们身上的枷锁(那些因为屈服而产生的难言之隐)越绑越紧,最终导致谁也无法原谅谁。很多人说不喜欢看这个剧,我想就是因为此剧以“仇”为基石,报仇是主要情节同时也是中心,而仇恨却是负面的,让人倍感压抑难受,加上后半部分的情节节奏拖沓,副线太杂,有牵强附会之嫌,导致了观众的情绪多少受些影响。谁也不喜欢看到潇洒的秋官整天朝着那个阴险狡诈的公公下跪,看到干练的阿姐每天面对这一个不肯认自己为娘的儿子。更可怕的是孟磊竟然要重走他父亲走过的路,在仇恨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编剧为此还应负上生搬硬套之责)。这样的剧本,写到后来不免让人心灰意冷,甚至伤心绝望。
但我认为,这也正是《血荐轩辕》出人意料的地方,他有意要脱离武侠小说的正宗,放弃“江湖事江湖了”的惯例,把“江湖”和“庙堂”连接起来,打破观众看武侠剧就如看世外桃源的美梦。事实上,一旦事情牵涉到政权和权利斗争,就会复杂的多,阴暗的多,同时也精彩的多。开头第一集,此剧就以王夫人,沦落江湖之人与宇文峰,深陷权利中心的两个人来了场对决,结果是双方打平,于是好戏开场。如果说此剧的中心思想不健康,那也的确是不健康,一提到报仇,无非是血腥,暴力,无休止的争斗和的无数条无辜的人命。孟大娘死了,铁生死了,沈星河死了……多少条无辜的人命要为这两家人的仇怨付出代价,更不要说宇文峰身上的血债,这个武当出身的武林正宗为了报仇最终放下了心中的仁义和善良,为黑暗的朝堂斗争奉献上不计其数的生命。
而此剧更妙的是,唐家要报仇的对象变了又变,从司马义变为司马信,最后才发现害人的是张公公,却又不得不面对司马娉婷这下一代人未完未了的报复……在不厌其烦地更变报仇对象时,我们发现,此剧要告诉我们的已不再是报仇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向报仇的意义提出质疑。报仇本身是否就是你打我挨,一了百了?而报了仇之后是否又能够得到良心的平安?司马家的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值得杀呢?答案本身值得质疑,而阴险毒辣的张公公最后也变成了万历手中的一张纸牌,玩笑而已,而当仇恨间接造成了父亲要杀儿子,儿子要杀母亲的局面时,报仇本身的正义性在报仇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怀疑,以至于最后变成了一个虚无的符号,失去了任何意义。而也只有当仇恨一一被化解,最终沉埃罗定之后,一些的人伦关系,爱情,亲情,友情,才能得到实现。
可是,最后凌峰还是死了。看到凌峰最后喝下毒药,很多人开始抓狂,包括我。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凌峰和唐碧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却要安排凌峰死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发现这也许就是此剧的用意深妙之处。凌峰在还叫宇文峰的时候,双手沾满鲜血,一身血债,他不是没有恐惧过,也不是没有心软过,但一心报仇的执念让他丧失了理智,最终堕入地狱之门。那个黑色的面罩很丑陋,我每次看到都觉得不舒服,但秋官的眼睛却很传神,那种杀人时候的绝情,既有身为千户大人的凶狠,也有对自己良心和闪念的绝望。那种压抑,挣扎,绝望的眼神,很难在其他的剧集里看到了。就因为仇恨带来了更多的仇恨,无辜之人带来了更多无辜之人,所以凌峰才要死,以死亡来接受这场没有止境的仇恨。世间的真理从来就非如此简单,好人和坏人有时也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判断。一切都是命,是命运把凌峰推向无尽的黑暗,让他自己把自己的纯良和仁厚抛却,那些原本美好的谋略,毅力,耐性,这时却变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所以我认为《血荐轩辕》的编剧一定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希腊悲剧情结的人,他把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此剧中发挥到极致,把人类自身的能力变得渺小而无力,却把命运的强大不断夸张。凌峰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与天斗与命运抗争的黄天,他其实是非常弱小无力的。同时,编剧不惜牺牲观众贯有的审美情趣,冒险把江湖与宫廷联系起来,打碎了人物对于江湖始终抱有的大德大义的幻想,尖锐地指出庙堂之上才是可以决定人生死的主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天命,就是那么残酷。很佩服这个编剧的勇气,可惜始终没有多少人了解他……
剧情:
《血荐轩辕》以一个“仇”字为主线,所有的故事都与报仇有关。当年的凌峰与唐碧因为唐门的一宗灭门惨案而苟且偷生二十年,誓要报仇。为了报仇凌峰甘愿成为锦衣卫的爪牙,做尽伤天害理之事杀人无数,而唐碧也改嫁他人,抛弃亲子。应该没有人能体会灭门之仇究竟有多深,因为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判断这二十年来两个人付出的代价到底是否值得。但是,为了报仇,他们牺牲了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并且最终被他们身上的枷锁(那些因为屈服而产生的难言之隐)越绑越紧,最终导致谁也无法原谅谁。很多人说不喜欢看这个剧,我想就是因为此剧以“仇”为基石,报仇是主要情节同时也是中心,而仇恨却是负面的,让人倍感压抑难受,加上后半部分的情节节奏拖沓,副线太杂,有牵强附会之嫌,导致了观众的情绪多少受些影响。谁也不喜欢看到潇洒的秋官整天朝着那个阴险狡诈的公公下跪,看到干练的阿姐每天面对这一个不肯认自己为娘的儿子。更可怕的是孟磊竟然要重走他父亲走过的路,在仇恨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编剧为此还应负上生搬硬套之责)。这样的剧本,写到后来不免让人心灰意冷,甚至伤心绝望。
但我认为,这也正是《血荐轩辕》出人意料的地方,他有意要脱离武侠小说的正宗,放弃“江湖事江湖了”的惯例,把“江湖”和“庙堂”连接起来,打破观众看武侠剧就如看世外桃源的美梦。事实上,一旦事情牵涉到政权和权利斗争,就会复杂的多,阴暗的多,同时也精彩的多。开头第一集,此剧就以王夫人,沦落江湖之人与宇文峰,深陷权利中心的两个人来了场对决,结果是双方打平,于是好戏开场。如果说此剧的中心思想不健康,那也的确是不健康,一提到报仇,无非是血腥,暴力,无休止的争斗和的无数条无辜的人命。孟大娘死了,铁生死了,沈星河死了……多少条无辜的人命要为这两家人的仇怨付出代价,更不要说宇文峰身上的血债,这个武当出身的武林正宗为了报仇最终放下了心中的仁义和善良,为黑暗的朝堂斗争奉献上不计其数的生命。
而此剧更妙的是,唐家要报仇的对象变了又变,从司马义变为司马信,最后才发现害人的是张公公,却又不得不面对司马娉婷这下一代人未完未了的报复……在不厌其烦地更变报仇对象时,我们发现,此剧要告诉我们的已不再是报仇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向报仇的意义提出质疑。报仇本身是否就是你打我挨,一了百了?而报了仇之后是否又能够得到良心的平安?司马家的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值得杀呢?答案本身值得质疑,而阴险毒辣的张公公最后也变成了万历手中的一张纸牌,玩笑而已,而当仇恨间接造成了父亲要杀儿子,儿子要杀母亲的局面时,报仇本身的正义性在报仇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怀疑,以至于最后变成了一个虚无的符号,失去了任何意义。而也只有当仇恨一一被化解,最终沉埃罗定之后,一些的人伦关系,爱情,亲情,友情,才能得到实现。
可是,最后凌峰还是死了。看到凌峰最后喝下毒药,很多人开始抓狂,包括我。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凌峰和唐碧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却要安排凌峰死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发现这也许就是此剧的用意深妙之处。凌峰在还叫宇文峰的时候,双手沾满鲜血,一身血债,他不是没有恐惧过,也不是没有心软过,但一心报仇的执念让他丧失了理智,最终堕入地狱之门。那个黑色的面罩很丑陋,我每次看到都觉得不舒服,但秋官的眼睛却很传神,那种杀人时候的绝情,既有身为千户大人的凶狠,也有对自己良心和闪念的绝望。那种压抑,挣扎,绝望的眼神,很难在其他的剧集里看到了。就因为仇恨带来了更多的仇恨,无辜之人带来了更多无辜之人,所以凌峰才要死,以死亡来接受这场没有止境的仇恨。世间的真理从来就非如此简单,好人和坏人有时也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判断。一切都是命,是命运把凌峰推向无尽的黑暗,让他自己把自己的纯良和仁厚抛却,那些原本美好的谋略,毅力,耐性,这时却变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所以我认为《血荐轩辕》的编剧一定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希腊悲剧情结的人,他把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此剧中发挥到极致,把人类自身的能力变得渺小而无力,却把命运的强大不断夸张。凌峰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与天斗与命运抗争的黄天,他其实是非常弱小无力的。同时,编剧不惜牺牲观众贯有的审美情趣,冒险把江湖与宫廷联系起来,打碎了人物对于江湖始终抱有的大德大义的幻想,尖锐地指出庙堂之上才是可以决定人生死的主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天命,就是那么残酷。很佩服这个编剧的勇气,可惜始终没有多少人了解他……
演员:
作为秋迷,看《血荐轩辕》当然是因为片中有秋官。很佩服秋官的眼力,挑中那么有新意的剧本。其实秋官应该也明白,人最可怕的就是把自我崇高化,所以艺人也不会希望观众把他崇高化。所以2000后的秋官,一直在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荧幕形象低调下来。就像这次,他选择凌峰,是因为他亦正亦邪,也是因为他有复杂而压抑的内心。要让观众了解凌峰在想什么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带着面罩时,半张脸根本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很多内在的东西,即使可以,强度也会减弱很多,只有靠眼睛。所以我很喜欢看他带着面罩的时候的很多唱戏,他的冷静自制的,却身不由己的表情,是十分难得的。
阿姐一直是我欣赏的女演员。也许因为她脸部的线条太刚毅,所以很多人觉得她太强势,不够温柔,但不得不承认,阿姐很适合唐碧这个角色。这个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女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儿子,她仍然没有阵脚大乱。第一集里她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那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和异于常人的谋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演出来的。我很喜欢最后一场戏中她撑着伞接秋官的时候,那种说话的语气,让我仿佛觉得不是在戏中,可惜凌峰最后死了,在戏里他们总是要面对阴阳两隔……
我以前从来没看过林峰的戏,他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但戏中的角色他却掌握得不错。我觉得他很沉得住气,有种难得的执著和倔强,也许是角色赋予他的。他的出场真的让我很感动,这样侍母至孝的人,现在真是很少见了。他身上有种镇定和诚恳的气质,不太浮躁,这是他吸引我的地方。
柳倩娘一直都被很多秋迷喜欢,因为虽然她没有得到凌峰全部的爱,但她对凌峰确实是没话说的。倩娘善良,温柔,的确比唐碧更讨人喜欢,但各人有各人的命,她注定要与凌峰擦肩而过,这不能怪任何人。柳倩娘的扮演者是内地的张恒,我很喜欢她,因为她让我感到一种外柔内刚的气质,很吸引人。
其实片中还有很多角色是很出彩的,比如孟大娘,一直让我感动,世间为人母的怕都有这样一番心思,只可惜只有在电视机里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才能这样有感触……还有张公公的扮演者陈鸿烈,他在《江湖奇侠传》里和秋官也有合作,演康熙。他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力派,把张公公的心机,阴险,包括他的变态,演得一览无遗,他一出场,我就背脊发凉,可见有多么坏了~还有司马消遥这个角色,我觉得这是这个剧中最悲哀的人了,他善良,却最终要面对死亡,他对于妹妹的疼爱,也没有让他放下他要为司马加背负的冤孽,也许他也是早知如此,才会终日以酒浇愁,这恐怕就是名门之后的悲哀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是因为我很爱这部剧,希望这些字可以让一些不喜欢他的秋迷有机会重新审视他。而且,虽然这是秋官主演的剧集,但每一部剧集同时也会有属于它自己的魅力。我相信秋官也是因为被这部剧集的魅力折服而接它的,我相信秋官的眼光~~
作为秋迷,看《血荐轩辕》当然是因为片中有秋官。很佩服秋官的眼力,挑中那么有新意的剧本。其实秋官应该也明白,人最可怕的就是把自我崇高化,所以艺人也不会希望观众把他崇高化。所以2000后的秋官,一直在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荧幕形象低调下来。就像这次,他选择凌峰,是因为他亦正亦邪,也是因为他有复杂而压抑的内心。要让观众了解凌峰在想什么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带着面罩时,半张脸根本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很多内在的东西,即使可以,强度也会减弱很多,只有靠眼睛。所以我很喜欢看他带着面罩的时候的很多唱戏,他的冷静自制的,却身不由己的表情,是十分难得的。
阿姐一直是我欣赏的女演员。也许因为她脸部的线条太刚毅,所以很多人觉得她太强势,不够温柔,但不得不承认,阿姐很适合唐碧这个角色。这个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女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儿子,她仍然没有阵脚大乱。第一集里她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那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和异于常人的谋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演出来的。我很喜欢最后一场戏中她撑着伞接秋官的时候,那种说话的语气,让我仿佛觉得不是在戏中,可惜凌峰最后死了,在戏里他们总是要面对阴阳两隔……
我以前从来没看过林峰的戏,他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但戏中的角色他却掌握得不错。我觉得他很沉得住气,有种难得的执著和倔强,也许是角色赋予他的。他的出场真的让我很感动,这样侍母至孝的人,现在真是很少见了。他身上有种镇定和诚恳的气质,不太浮躁,这是他吸引我的地方。
柳倩娘一直都被很多秋迷喜欢,因为虽然她没有得到凌峰全部的爱,但她对凌峰确实是没话说的。倩娘善良,温柔,的确比唐碧更讨人喜欢,但各人有各人的命,她注定要与凌峰擦肩而过,这不能怪任何人。柳倩娘的扮演者是内地的张恒,我很喜欢她,因为她让我感到一种外柔内刚的气质,很吸引人。
其实片中还有很多角色是很出彩的,比如孟大娘,一直让我感动,世间为人母的怕都有这样一番心思,只可惜只有在电视机里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才能这样有感触……还有张公公的扮演者陈鸿烈,他在《江湖奇侠传》里和秋官也有合作,演康熙。他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力派,把张公公的心机,阴险,包括他的变态,演得一览无遗,他一出场,我就背脊发凉,可见有多么坏了~还有司马消遥这个角色,我觉得这是这个剧中最悲哀的人了,他善良,却最终要面对死亡,他对于妹妹的疼爱,也没有让他放下他要为司马加背负的冤孽,也许他也是早知如此,才会终日以酒浇愁,这恐怕就是名门之后的悲哀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是因为我很爱这部剧,希望这些字可以让一些不喜欢他的秋迷有机会重新审视他。而且,虽然这是秋官主演的剧集,但每一部剧集同时也会有属于它自己的魅力。我相信秋官也是因为被这部剧集的魅力折服而接它的,我相信秋官的眼光~~
前一篇:清风徐来——说秋官的歌
后一篇:孤星寥落,爱断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