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朗诵的对话”茶叙座谈

(2013-06-28 12:53:10)
标签:

诗人阿紫

诗歌朗诵座谈会

北师大

美丽中国朗诵文辑

文化

分类: 阿紫与你相遇

“诗与朗诵的对话”茶叙座谈

 

(前排)金龙珠、著名朗诵家于晓鹏、诗人欧震、孙晓娅博士、陈亮教授、著名朗诵家姬国盛、诗人阿紫

(后排)首师大研究生及第二届夏青杯一等奖获得者 王鑫、二等奖获得者 李晓波)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为心声,以诗言志,以诗传情,“言之不足,则长言之”,诗与歌,诗与诵有着本源的联系。中国有自《诗经》时代以来赋诗的传统,即使五四文化运动后,新诗、朗诵以鲜明、张扬的个性,因应时代,仍具有广泛社会性,朗诵作品极具特色,朗诵活动也十分蓬勃。只在上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新诗逐渐边缘化、创作以个人情绪,新诗的读者在流失;朗诵的声音也同样退化、弱化,甚至曾作为嘲笑的对象。这一则由于整个社会重商趋利,文化浅薄、被娱乐化;而诗的创作与朗诵形式的单调与乏味亦难辞其咎。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夏青杯”朗诵大赛从2010年至今,已经是第三届了,这是一个主流的、高端的朗诵平台,人们寄希望在此发现朗诵人才,发现好的朗诵创作。应该说,诗与朗诵的目的同样是以最精美的语言(包括文本与声音),表达最深邃的情感意境;并与社会、时代产生共鸣。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国内新诗研究的重镇,关心并探索诗歌的声音意义。《美丽中国朗诵诗文辑》是一部推荐“夏青杯”朗诵大赛选手参赛作品的诗文辑,辑选200余首诗文,每篇诗文背后都有一个真诚的故事,较适于朗诵;首版发行具有探索性,也希望能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新诗向何处去?朗诵向何处去?诗与朗诵需要对话,需要研究者,实践家,也需要组织者。“夏青杯”寄托了我们对朗诵的一个理想,一个文学的理想,一个社会价值的理想。我们希望把它办成一个品牌,成为中国的好声音。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组委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美丽中国朗诵诗文辑》编辑部发起,举办“诗与朗诵对话”茶叙座谈,邀请部分朗诵诗文作者、新诗研究与有声语言研究学者、朗诵活动家参与。

 

邀请:

欧震(朗诵诗诗人,代表作品《青春中国》等)

堆雪(朗诵诗诗人,代表作品《黄河》等)

阿紫(朗诵诗诗人,代表作品《生如胡杨》等)

孙晓娅(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亮(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 教授)

北塔(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李红雨(中坤集团高层)

金龙珠(网络诗文朗诵组织者)

于晓鹏(夏青杯朗诵大赛组委会委员,《美丽中国朗诵诗文辑》策划编辑)

 

议题:

1.       朗诵诗:文本创作的探索与实践

2.       朗诵诗在当代新诗界所处的地位

3.       朗诵的定义,朗诵的社会性、艺术性、当下性与多元化

4.       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及其在大众传媒中的价值

5.       “夏青杯”朗诵的多元模式及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