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在美国学习的这两年
(2009-05-22 15:12:54)
标签:
留学生美国教育研究生博士生文章国际会议 |
分类: 有留学生 |
海外学子们很快就要结束第二年的研究生学习了。这两年可以说是极为艰难的两年。甚至比我想像的要难许多。比如,没想到一去就遇到美国的金融危机了。现在又是“猪流感”了。再加上平时的头疼脑热的,有时一忙连饭都吃不上。真是让人揪心!不过一个“Excellent”,给孩子艰苦的岁月送上了最好的礼物。作家长的也是心慰。
首先,从课程学习上来说,孩子们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教育体制让所有的孩子都尝试了艰难的转变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能否成功适应这个变化,就是你能否成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原来听说美国的大学里面很轻松,可实际上,每门课上课的密度远比国内高。比如一门课是三学分,本科你就得选四门课,研究生你就起码选三门课。每门课如果一周是上三次,四门课就上12次。而每门课每次上课都会有布置作业,而下次上课又都要求交作业。这样下来,几乎每天都会有作业要交,又有新的作业要布置。而如果一旦晚交了作业,就会直接影响整个一学期的成绩。所以,无论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开始阶段都是每天疲于奔命。另外,考查学生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有做项目的、有做考试题的,还有做合作报告的。考数学可以带有高级功能的计算器。只要你能把式子列出来,计算有计算器帮你算。有一次孩子考数学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怎么老美学生人手一个高级计算器。列出式子就开始按计算器,一会儿就算出来了。而我们的学子当然就是靠自己的真本事用手算哟。这与国内对学生的要求完全不同。国内除了列式子外,更重要的步骤就是计算。有些学生虽然式子列正确了,但计算能力不行最后也得不了多少分。而老美他们往往不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希望今后能有更高级的计算工具来用。因此,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拿到每门课全“A”当然就是很难的。你必须是全身心地不间断地努力。
其次是语言上的进步。从国内的“哑巴”英语到站在讲台上讲演、与老师面对面讨论问题甚至是打电话等日常生活可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突破。在国内孩子们学了近十年的英语,但除了会做一些题外,其他的几乎什么都没做过。比如开口说英语,与别人讨论问题,这些基本上都是空白。即使你的TOFEL考了高分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就是现在美国的中国城里还有数以几十万计的移民不说英语。记得孩子第一次上台讲演时,我在国内这边内心一直是像猫抓一样,不知道他上去怎么开始,又怎么结束。当然,这第一次可能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永生的记忆。听说孩子的一个同学第一次上台时就下不了台。因为别人问的自己听不懂,自己说的别人听不懂。完全像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说着各自的语言和事。问题是老师好像早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讲不出来没关系,听不懂也没关系,你就在台子上呆着,你就得想尽办法说。现在,课程中的讲演已经难不倒孩子们了。他们学会了如何准备项目的讲演,如何准备PPT讲稿,如何在讲演中回答问题。老美最喜欢的就是问问题了!还有就是你要去参加各种会议,与别人讨论问题,除了你的观点外,更重要的一环就是你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还要能够听懂别人的发言。这些进步并不是所有到了美国的人都能够取得的。有些学生在实验室里不与外界交流,就没机会说英语,当然进步也就少。还有如果年龄比较大了,英语水平可能就更难提高了。
第三,我发现美国的大学里面其实就是一个“文山会海”的地方。你随便点开一个老师的主页去看看,除了教不太多的课程外(一般也就教他一、两个课程。而一个课程里的学生也最多就二十多个人),大多数都是每年发表了无数篇文章,开了十多二十个会议,搞了一大堆的项目。导师手里如果有比较多的项目资金,那文章数可能就更多。美国大学的老师好像是经常开会。而一般也是导师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去开会。一般文章的第一作者会是学生,而老师的名字一般都出现在后面。这与国内是截然不同的。国内导师的名字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另外,比较重要的国际会议,文章都是“双盲”审查的。即要把作者的姓名和单位都要盖上来评。以防止文章的评审过程中出来不公平的因素。评委中如果有一个人说拒绝的话,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枪毙。最近他们中的一篇文章的录取率是15.6%。全世界有将近900多篇文章,录取了78篇。其难度可见一斑。如果你中了一篇会议文章,你就可以去参加会议。这样你就有机会与更高的人接触,了解更多的前沿信息,从而对自己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当然,参加会议的资金肯定是导师自己的科研钱钱。有些重量级的国际会议还会对首次参加会议的研究生有奖励政策,以鼓励学生的进步。所以,美国的老师在一起时也会谈论自己的学生中了什么样的文章,互相比较一下,同时也显示一下老师自己的实力。所以,如果你中了高级别的会议,连学校导师也都跟着激动。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下,你搞项目发文章是功到自然成的事。并且只有项目真的有了新思想,新发现和新进展,你才可能有好的文章,才能被别人相中。如果是临时拼凑的文章,或者东抄西搞的文章,别人会一眼看出,会很快被拒掉。
总结起来,其实留学远比想像的要艰苦得多。孩子们所付出的也远比国内的研究生大的多。但这些都是前进道路上所必然的过程。所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