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的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009-04-21 15:10:32)
标签:
新思想海外学子留学生美国留学导师研究生大学校园 |
分类: 有留学生 |
最近纷纷听到周围的好几个海外学子在美国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有些还是国际的顶级会议。在为这些孩子们激动的同时,让我深深地思考着一个问题:“同样是这些孩子,在开始他们的硕士-博士学习的道路上,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大的进步?”仔细分析原因,其实可以看出国外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思路上与我们的差别。
“你今天有新思想了吗?”
“新思想”在我看来不可能随时就产生吧?可孩子们到学校不到三个月,就有教授天天催着要“新思想”。在他们看来,你是来做研究的,已经要过去三个月了,难道你还没有什么新思想吗?为了这个新思想,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新思想就被导师给退掉了。这个事件不要说对才去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强烈刺激,对我这个当教师的也是一个强刺激。我在问自己,不要说两三个月不可能产生新思想,就是我现在都快一辈子了,也没有产生什么新思想。我甚至从没想过要进行什么新的探索。可那里的老师并不这样看,他们把新思想当作自己和他的学生前进的动力。
每周,导师们都要召集会议,讨论项目的进展,讨论你在搞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要讨论你在搞项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思想。创新成了你每时每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项目里面没有创新,那这个项目就没有必要再搞下去。导师会否定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支持有可能的创新。这样,你不再是盲目地搞项目,不再是盲目地、被动地帮助导师搞项目。你完全是一个开足马力的战车,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一个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可能你会产生另外的新思想,灵感。于是可能就又派生出新的项目。一个项目在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你又会探索出新的方法。于是就这样不断地创新。
而纵观我们的培养模式,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是以课程为主。研究生还是以帮助导师搞课题为主。如果是文科的研究生最后写篇文章,根本没有参加过科研。如果是工科的学生可能会参加过导师的项目。有的学生连文章也是导师帮助写的。导师为了自己的学生顺利毕业,很多事情就代劳之了。不要说学生没有想过要有新思想,就是有很多导师也不想过怎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