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论人非,长生欢喜心。

(2012-05-14 00:24:35)
标签:

道德评判

妄论

同情

微言大义

道德操守

教育

分类: 高人开示


不论人非,长生欢喜心。


不论人非,长生欢喜心。

文章转自--灯下漫笔尹柱彪
     
     予今所言之“不论人非”主要是指不于人后论其是非。为什么要“不论人非”呢?生活毕竟还是有些闲暇的,就算忙碌,那也是手和脑在忙,嘴巴倒是可以适当地快意恩仇一番的。如果觉得自己议论时锋芒太露,不妨学学人家孔子,来个微言大义什么的呀,要不就像武林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不亦宜乎?论人非其实很过瘾,相信这决不是我一个人的快乐体验。
     但,一个对生命负责的人,确不该妄论人非。
     有人把人的生命视作蝼蚁般渺小、短暂,这个比喻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存在状态和最终归宿。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你想或不想。错误有大小,意识到自己犯错误后往往心怀忐忑,或后悔,或懊丧,或烦恼,或羞愧,或干脆就恼羞成怒。
     但不管怎么说,犯了错的人总是值得同情的。同情或不同情倒也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犯同样的或类似性质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论人非,不仅是对别人的原谅、同情、理解,也是对自己的宽恕和关爱。———今日之他很可能便是明日之我。因此,从本质上说,不论人非,是对生命的宽容,是对人性的关怀与呵护。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评价一个人具体作为的对错,而是带着主观性上纲上线地做一些道德评判。这种评价和定位往往受利益和个人好恶的左右,尤其是当自身利益掺杂其中时,“论人非”就往往充满了攻击和诽谤。谁敢对自己的道德品行绝对自信?谁能肯定自己便是是非评价的标准?只有自大狂、无知之徒,或真正的仁者,才敢面不红心不跳地、轻易地对他人作道德评判。小错,当谅解,无需论;大非,自有公法,何必论;道德,太抽象,无从论。所以,干脆就别论了吧。人,都是多面体,别总用平面镜照自己,而用多棱镜甚至哈哈镜照别人,荒诞的不是镜中别人扭曲的形象,而是自己若无其事的嘴巴。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这句俗训并非是要我们做沉默的大多数,成为乡原式的好好先生;也不是苛求你以修身为务,成为圣贤;它所涉指的对象其实也不是什么圣贤大德,而只是提示我辈寻常百姓要具有初步的自我反省精神。慎其言,让这尘世少一些是非喧嚣,多几分默默宽容;“不论人非”于你,于我,于一个个寻常的生命,最富有切实的意义。
     生活,可以平淡,甚至可以平庸,但,最好不要庸俗。所有幸灾乐祸的唾沫和道貌岸然的指点,最终都会披上义正词严的外衣。人,便是在这一次次的对口舌的放任和满足中,对自身道德操守的标榜中迷失自我的。
     呜呼,思己过,尚无暇,何敢妄论他人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