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 修 是 什 么?

(2011-12-08 15:53:20)
标签:

堆沙堡

对象

佛法

妄念

外界环境

教育

分类: 佛家养生

禅 修 是 什 么?

作者:天自从容

禅 <wbr>修 <wbr>是 <wbr>什 <wbr>么?

修习佛法的核心是禅修。禅修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心镇定与安宁。禅定力是内在安宁的源泉。定力愈深,内心的安宁便愈加深刻而稳定,心识也会更加清晰,更有力量。有系统地进行禅修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心中根除导致一切问题与痛苦的因──妄念。唯有根除了所有妄念,才能经历到恒常的内在安宁,也就是“解脱”或“涅盘”。

心通常是难以控制的,它就像风中的气球,随着外界的环境而摇摆不定。如果事情顺利,我们的心就觉得快乐;如果事情搞糟了,它就立刻感到不快。之所以情绪会如此的波动,是因为我们过于投入外在的状况,有如在海边堆沙堡的小孩,当城堡完成时兴奋不已;但当看到沙堡被潮水冲毁时,就沮丧不堪。练习禅修将创造一个内在的清明空间,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控制自心。随着禅修的深入,逐渐地我们将生起一个时常感到快乐的平衡心态,心不再象钟摆一样在兴奋和沮丧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

禅修是一种使心熟悉善念的方法,它是一种分析或专注于一个善的对象的心识。善的对象是指:当我们分析或专注于它时,能生起平静的心。如果我们思维的对象会导致我们生起不平静的心,如嗔怒或贪爱,那么这个对象就是不善的。也有许多对象既非善也非恶,属于中性的。

有两类型的禅修:一种是分析禅修(观),一种是安住禅修(止)。分析禅修(修观)需要思维我们听闻或阅读的佛法义理。通过深思这些法义,最终产生某种决定性的结论、或自心中生起特定的善的觉受,这就是下一步安住禅修(修止)的对象。通过修观找到修止的所缘境之后,我们就应尽可能长时间以一心专注于此所缘境,更深入的熟悉它们。这种一心不乱的专注即是修止。修止有赖于修观,修观则有赖于听闻、或研读佛法。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