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词典之一

标签:
哲理爱情甘露爱心小猫西藏教育 |
分类: 丁真俄色活佛讲经记录 |
(心灵工具书/送你一掬甘露水/365天的养心甘露/心灵甘露) |
潜能
每一个生命遇到不同的条件会发展为相应的现象,这说明每一个生命都有无穷尽的力量,只要我们真正相信,都可以成功。只是我们被有限的因缘条件阻碍着我们的思想,总认为只能如此。我们的勇气不够,我们惯于屈从。我们老想就这样吧,就应该是这样,不能去越过某一点,把生命和事情看成有限,不去超越,不给自己机会,老认为我只能这样。其实给不给自己机会的权力就在自己,不给也能发展成某个状况,但给的话我们会有无穷尽的前景,因为我们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能量。
但是外在的东西可以作为参考,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这样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比较开阔,偏见少,不绝对化,比较平衡,没有成见的去看社会。
什么是旷达呢?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不只是站在某一个角度。对任何事情永远都抱着理解的态度去看,完全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只站在某一个角度,而且加强这个角度的执著,并且确定它,会变成一种顽固。这种顽固的看法形成以后给别人的感觉是僵硬的、难以接受的、不缓和的、无法理解的,这样的人很难与别人相处,原因就是缺乏了旷达。
没有烦恼、具备大慈悲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会很旷达,这样的特质很容易让别人接受,让别人感到和蔼可亲。换句话说,具备了旷达之心,才会有大慈悲,也会没有烦恼。
如果对一个病人或者很脆弱的人来说,我只是高高在上的,好像不能接触,那还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所谓的爱心就像用绸缎包裹的宝物放在别人碰不到的高处,像富人的珍宝放在保险箱中,直到年华苍老自己也没用过、别人也没看过,一辈子就放着;又或是像长在悬崖上的果树,每年硕果累累,可是对谁都没有利益。这样的爱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甚少给自己一个宽容的立足点,只是坚持着自己一个很狭小的观点,坚持着自己狭窄思想和个人观点,坚持这个狭小的观点我某一天会疯掉。因为要接触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观点在冲突,如果不宽泛一点的话自己的观点会受到打击,受到挫折,有可能最后变成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再也找不出自己的观点来。直到遇到人生挫折,突然的改变所面临的选择给我们极大的压力,我们才不得不选择宽容,不得不从狭窄的思想和个人的观点里走出来。
真正的无欲无求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平衡的态度,不过于向往,不过于索求,不过于拒绝又不过于接受,只是坦然的面对,对一切存在的不拒绝,对不存在的不刻意追求,这就是无欲无求。
我们过于患得患失,永远抱着这样的态度,经常和拥有的东西较劲,因此经常受到挫折。有个故事:一小只猫,它的朋友对它说“你能抓到自己的尾巴的话,就能抓到幸福和快乐了。”于是小猫每天试着去抓,可都不行。一天它伤心的问妈妈“是不是我这一辈子都得不到快乐和幸福?
”妈妈问“为什么呢?”小猫说“我一直抓不到自己的尾巴。”妈妈笑道:“为什么一定要抓住它呢?你向前走快乐和幸福不就会跟着你嘛?
”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我们不一定要抓住快乐,而快乐随处存在,快乐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可我们非要和已经拥有的东西较劲,非要抓在手里,因此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我们感受不到它,因为我们在和它较劲。过自己的生活,向前走,做该做的事情,快乐幸福自然存在,不需要非得抓住它,就像小猫的尾巴一样,它就在我们身上,就在当下,可是抓不到。
流行
我们有一个大钻戒,我们知道它的价值,因为我们对钻石很熟悉,知道钻石和玻璃不同,可如果我们对钻石毫无认识的话就很难了。比如对西藏人说这是钻戒,他会说这不就是玻璃嘛?但如果给西藏人看一个大的黄金戒指上面镶着一个天珠,他一看就觉得不得了。
只有我们具备一样事物时候才会真正理解它,真正有对它的认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这东西流行,流行就是大家公认的贵重,没有别人的认同,就算你认为再好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