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巴金央措
巴金央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70
  • 关注人气:1,0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祖坛经13--般若智慧

(2008-12-10 16:37:36)
标签:

宗教

般若

善知识

自性

唐言

教育

分类: 高人开示

    般若智慧 

 

六祖坛经13--般若智慧

选自《坛经》第二般若品(3)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别,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译文:

    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呢?般若,汉文的意思是智慧。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每一个心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恒行正知正见,这就是修习般若的功夫。而这般若智慧的有无,全在一念之间。如果一心念愚迷,则与般若智慧断绝,如果一心念正智,则般若智慧当下就出现。世人都愚迷蒙昧,见不到般若智慧,心中常为愚痴所迷,口里却说自己在修习般若,也常常谈论所谓的“空”,然而却根本不知何为自性真空。般若并没有什么相状的,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正知见之心,就是般若。假如能够这样来理解,那就是般若智慧了。

    什么叫波罗蜜?这是印度语,汉语之意为到彼岸;它的义理指离开一切生和灭的形象,达到脱离生死苦海,进入不生不灭的生死彼岸。众生之心总是追求尘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依着这外在现象而生灭起伏,就如同江河有波浪而无法渡过,这种有生有灭之境就叫做此岸;众生如果远离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去执著地追求它们,就如同平静畅通的流水一样,会从生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这种没有生没有死的境界就叫做彼岸,也叫做波罗蜜。

    善知识,愚昧而不觉悟的人只是口头上诵念般若智慧。当他们念诵时,心中还存在着虚妄的杂念,是非的观念,就不是真实的。如果在每一个心念中都在体会般若智慧,这念的当下就是真如本性!能够体悟这个道理,就是体会解悟了般若的法门,而能够依着它去修行的就是般若的修行。不修行般若的人就是凡夫,只要产生修行般若的一个念头,那你自身与佛也就没什么差别了。

    善知识,凡夫与佛在名相上固然有别,但本性上是无二差别的,所以说凡夫就是佛。烦恼是依众生而妄立,菩提也是为了对治烦恼开导终生觉悟而假立,没有烦恼,又哪里来的菩提?它们同时存在于自身之中,又都不是真实的,所以说烦恼即菩提。你的前一个念头愚昧而不觉悟,你就是凡夫,你的后一个念头觉悟了,你就是佛;你的前一个念头执著于尘世的假象,就是烦恼,你的后一个念头离开了尘世的假象,你就是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贵,至高无上,也是第一位的法门;它无所住着,没有开始的过去,也没有结束的未来,总是如如不动;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都是从它中间产生的呀!应当用这种大智慧到彼岸的般若法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打破色,受,想,行,识五蕴及一切的烦恼,尘劳,依据这种佛法修行,一定能够成就佛道。那些使人们在生死苦海中沉沦的贪婪,嗔,愚痴这些都成为“三毒”行为的根源也将在这佛法面前消逝,而被戒行,禅定,智慧所取代。

    善知识!我的顿教宗门中的教法是从一实相般若中产生八万四千种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人有八万四千种尘世的烦恼。假如没有了种种的烦恼尘劳,那么般若智慧就会恒常显现,一刻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自性。体悟了我这般若顿教法门中的这一教法,也就是心中恒是无念而不染着一切邪妄杂念,既无忆想也无执着,也不生起诳言妄语,而能用真如自性所流露的般若智慧去观察,认识一切,因此对于一切法既不贪求也不舍弃,这就是自见本性,成就佛道。

解读:

 

    自性真空含无限智,无限相,无限法,层出无穷,智慧无限,即佛法无边。人类对客观自然物质的认识,创造发明,改造自然物质的一切形相体系,统属于思想意识的造形。智慧对自然的改造永不停留,永无极限,万法由心生,文学家、科学家、医学、数学、艺术、文艺、设计师、诗人等等,辉煌杰作永无极限。发则显现,不发则俱含在无穷妙智慧中。心同虚空,万象万理万法俱包含,佛性广大无边。彻悟觉智,执迷烦恼,同出一性,烦恼即菩提。雨电风雷,不破虚空,因其空寂无体。烦恼尘劳,不碍心空,云障虚空,不动不减。物障心空,不生不灭,拨云见天,去物明心,佛破万相,义在复明,八万四千法门,无非破障复明。一切佛法统为破障之智,统为洗心剂,若让洗心剂住心,不是本来清静,无剂不复清,粘剂即是污,去污除垢,止念还虚,即是本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空室存物何处搬,空室之空怎外迁。
物入空室空无减,物离空室空无添。
月树花影满春池,不见滴水流外边。
心清如水平自在,菩提烦恼性无干。
虚空万在空不满,万念乱心心不烦。
虚空心空本一体,心空本来同自然。
菩萨妙法本自在,真如复明本自然。
三界十方任自在,周遍法界妙无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