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祖坛经9--不思善,不思恶,刹那间,哪个是你本来面

(2008-10-07 23:47:07)
标签:

衣钵

本来面目

自性

行者

惠能

黄梅

教育

分类: 高人开示

不思善,不思恶,刹那间,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六祖坛经9--不思善,不思恶,刹那间,哪个是你本来面

选自《坛经》第一 行由品(9)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 "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及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译文
    惠能告别五祖以后,日夜兼程向南方行走。经过约二个月,到达了广东与江西交界的大庾岭一带。这时后面追来了数百人,想要抢夺五祖的衣钵。有一位姓陈名叫惠明的僧人,原来是四品武官,个性较为粗鲁,出家之后,也很有参禅求悟之心,他跑在众人前面,追上了惠能。
    惠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传法的信物,也是明心见性的凭信,怎么可以用蛮力来抢夺呢?”然后就隐藏在草丛中。惠明赶到之后,却怎么拿也拿不动衣钵,于是他大声呼喊道:“修行者!修行者!我是为了得到佛法而来的,不是为了抢衣钵而来的!”惠能于是从草丛中出来,盘腿坐在石头上。惠明向惠能行完礼后说:“希望修行者能为我说佛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佛法而来,心中就摒弃一切外缘,不要有任何杂念,我再为你说法。”惠明静坐了一段时间。惠能接着说:“在你不想善,也不想恶,也就是连相对的概念都不升起,在这个刹那间,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呢?” 惠明听了这话,顿时就豁然开悟了。于是再次问道:“ 除了历代祖师代代相传的心心相契的密语密意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密意呢?”惠能答道:“我能够说出来让你听到的,那就不是‘密’了;倘若你能用我讲的义理穷本朔源的观照自我,那么自性本心的‘密’就在你的身边呀!”惠明说:“惠明我虽然长期身在黄梅五祖那儿,可实在是没有体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今天承蒙您的指示,才亲见本性;就如同人喝水一样,冷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您就是我的师父了。”惠能说:“你能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和你都是以黄梅五祖为师的,在此宗门直指人心的一派,我们应该好好地护持。”惠明又问道:“我今后应该往哪里去呢?”惠能答道:“碰到带袁字的地方就可以停息下来,遇到带蒙字的地方,就可以安居下来了。”
    惠明蒙受指示之后,向惠能行礼,辞别而去了。
 
 解读
    勿生一念,即无生,即无灭,无生无来即如来自性。前念、此念、后念,应将有念归无念,即是念念不离自性。有念归无念,即是念念见性成佛。返照即返观自性。无一住心,即是密,密不可言,即妙明心。
 
正宗佛法最简单,思圣思凡任自然。
用心求静反不静,控制思想倒不安。
自心本来就清静,莫用定静炼心田。
水本清平月明显,月水本来不相残。
就怕风吹波浪掀,真空妙明映相显。
万相印心心不乱,别把思想向外搬。
挖空思想静之害,念念不离自心观。
雨电风雷天无碍,云雾消散清自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