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巴金央措
巴金央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70
  • 关注人气:1,0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祖坛经1--直了成佛

(2008-07-14 14:55:07)
标签:

东禅寺

善知识

金刚经

梵寺

惠能

韶州

教育

分类: 高人开示
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1--直了成佛
 
选自《坛经》第一行由品(1)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於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 "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注解:
  当时,六祖惠能大师来到韶州南花山宝林寺,而在此时,韶州府韦刺史与其部属一同入山请六祖大师出来,到城中的大梵寺讲堂,为众生开演禅宗顿教法门。六祖大师登上法座后,韦刺史与其部属三十多人,儒门饱学之士三十多人,比丘,比丘尼,道人及一般俗家人共一千多人,同时向大师行礼问讯,希望能听闻阐宗顿教法门的要义。
  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清静静的;只要能体悟这清静本心,就可当下顿悟见本性而成佛。善知识,你们暂且听我述说我求法得法的缘由经过吧!”
   惠能父亲祖籍范阳,被贬官流放到岭南一带,在新州成为一名普通百姓。惠能身事极为不幸,父亲早逝,遗留下年迈的母亲及孤苦零丁的惠能,迁移到南海。生活艰辛困窘,只好到城里卖柴为生。有一天,有个顾客买柴,并且让惠能把柴送到他的店里。顾客收下柴,惠能拿到柴钱,刚走到门外,这是,忽然看见有个人在读诵佛经。惠能一听经文,心中当下有所开悟。于是询问:“请问您持诵的是什么经典?”他说:“是《金刚经》。”惠能再问道:“您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部经典的?”他说:“我是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的,五祖弘忍大师在该寺住持教化,门徒有一千多人。我是到东禅寺拜佛时,听诵并受持这部经的。五祖弘忍大师常劝勉出家人及在家人,只要专心受持《金刚经》,就能够自见本性,见性成佛。”惠能听了此说,由于前世的夙缘,承蒙一位客人拿出十两银子,当作安顿家中老母的费用,叫惠能前往黄梅东禅寺参礼五祖。
 
 解读
 惠能居土野山村,一字不识,因自幼佛性不昧,一闻经语,当即认自本心,识自本性,言下大悟,真是大彻大悟大觉,妙觉灵明之佛性也。文化知识如何能比?无师顿悟本来佛性,非常人也,释迦言生佛平等,迷者众生,觉者佛。
六祖出身很贫寒,严父流放到岭南。
   打柴换米强糊口,母子艰辛度苦年。
   客诵金刚一法语,言下大悟成美谈。
   佛心不昧通佛理,草民凡夫心不凡。
   学佛别说自已笨,志坚心坚能搬山。
   无人启蒙能心会,自参自悟知佛宣。
   当今求佛到处访,真佛假佛听谁言。
   佛相摸形全是假,真佛就是已心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