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认可度是领导首要评价标准,考核分四方面
(2008-11-01 11:12:25)
标签:
杂谈 |
薪酬与激励改动不大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意见稿”分为总则,职数与任期、资格条件、选用方式、考核和评价、激励与约束、未来发展、领导人退出及其他,从9个方面对中央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而激励与约束无疑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敏感话题。目前央企高管一般都是行政任命,在现行人事体制下,行政晋升与市场激励关系、央企领导人在多个下属公司获得股票期权或其他形式的薪酬等问题如何处理都颇为棘手。
“这次新的征求意见稿里,在央企的薪酬和激励方面改动不大,主要还是延续国资委的这两个暂行办法。”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他指的两个暂行办法是:2003年底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4年6月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上述办法,目前中央企业的领导人的薪酬公式为基薪+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基薪按月发放。绩效薪金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以基薪为基数,根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级别及考核分数确定,考核结果出来后,兑现绩效薪金的60%,其余40%的绩效薪金延期到离任或连任的第二年兑现。
2007年12月,国资委又出台央企负责人第二任期薪酬管理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央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在子企业兼职取酬。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得在子企业兼职取酬;其他负责人经国资委批准在子企业兼职取酬的,其年度薪酬水平不能超过本企业主要负责人。
对反应较大的股权激励问题,2008年7月国资委又发布股权激励补充规定,明确“境内上市公司及境外H股公司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原则上不得超过行权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40%;境外红筹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
但近期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导致不少上市央企的股权激励计划叫停。10月30日宝钢股份、中集集团等公告称终止原股权激励计划。
而国资委10月27日表示,从今年起对央企负责人薪酬进行调查。国资委此次调查的薪酬范围,是被调查者的年度现金总收入,包括年固定薪资、年现金津贴、年浮动奖金三部分。
市场认可放在首位
谈及提法上的新变化,“我觉得总则里的第一条很重要,它把市场认可放在了首位,出资人认可以及职工群众认可放在后面。”某央企政研室人士告诉记者,“领导人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放到了市场上,能干的就是好,不能干的当然没资格在这个岗位上工作。”
在选拔方式上有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人才中介机构推荐四种方式,而国资委以前常用的选拔方式主要是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
“这次在选拔方式上有所创新,组织推荐是一个传统的老办法;公开招聘国资委也用过,比如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竞争上岗作为与公开招聘不同的内部机制;人才中介机构推荐是一个最新的提法,原来没有这样操作过,征求意见稿对这四个方面如何执行有很详细的规定。”该人士表示。
考核与评价
这次征求意见稿规定,考核仍按照国资委之前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分为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同时分政治素质、经营业绩、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档。
“征求意见稿里有很多详细规定,现在考核如果是有一年完不成任务就不给机会了,两年基本合格也不行。”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如果按照规定,我们领导有些麻烦。今年的效益没有往年好,但主要是宏观大环境使然。”某央企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该公司的三季度报看到,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同时比上年同期增减-200%左右。
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局长李寿生曾指出,建立完整的业绩考核机制必须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是考核谁?第二是考核什么?第三是怎么考核?第四考核和奖惩怎么挂钩?只有解决这四个问题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指标。
目前通用的考核方法是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法,所谓EVA是国际流行的股东衡量企业利润和资本成本的管理方法,它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
在经济上升周期,投资盛行,流动性泛滥,银行贷款易得,企业日子蒸蒸日上;但是在经济的下行周期,投资萎缩,流动性收紧,银行贷款收紧,如果自有资金并不雄厚,资金链就很容易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