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垂钓》二十年~2021杂志篇
标签:
nvgui8000垂钓垂钓杂志 |
从小就喜欢看书,据我老妈讲,带着娃娃的我去部队探亲看望老爸来回的路上,几本小人书就能让我老老实实。
上学时也偏爱语文,被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吸引了个如醉如痴,就不太喜欢那绕脑筋的数学算数。
长大了,正值崇尚文学的时代,更是情衷于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出门出差时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当地的新华书店,很文学青年的样子,虽然没戴近视镜。
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键盘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书籍的香味儿好像逐渐的变淡了,可我不!平时和临睡之前总是随意的翻翻床头柜上从没缺少过的各种书。
自从喜欢上钓鱼这项爱好后,身旁的众多书籍中又增添些关于钓鱼的书刊杂志,而且还占据了主流、占据了我藏书的一大部分。
我的钓鱼生涯起步相比之下比较晚,没有过有的钓友们传说中的小时候烤缝衣针弯制鱼钩、拔鹅毛制做浮标的经历。
第一次出钓,带着“球球”兄弟帮我置办的简单钓具还有熏鸡啤酒啥的跟着新拜认的钓鱼师傅“晓征”去的是离锦州市区很远的一个叫花尓楼的水库,“征师傅”帮我各种绑完后扔水里告诉我浮标没了就拽,我就嗯啊的答应着像样的坐在了水边的马扎上,手攥着钓竿眼睛紧盯着水里的浮标。
突然的浮标没入到水里,身边的“征师傅”喊:提、提、提呀!
我提竿出水,感觉沉颠颠的,旁边的“征师傅”继续喊道:鲫鱼,是大鲫鱼。
这时竿子弯了,我怕竿子这样弯着被弄断,就拽着竿子让鱼竿和线组几乎和水面平行着往后退着,这时就听旁边喊:不用跑、不用往后跑!
那我也跑着,直到把钩上的那条鱼“噼里啪啦”的拽上岸来…
这时还听到一哥们说:都快跑回锦州了!
就这样,在旁边一干钓友的调侃中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把钓上的鱼拽上了岸。
原先没咋接触过的水边的丰盛野餐让我特别兴奋,喝啤酒时“球球”兄弟看着我的那条大鲫鱼问:黑标吧?
我胡乱的直点头:嗯嗯!黑标!
其实,那个时候,我哪知啥叫黑标啊!
那是九五年,因为从这次开始对钓鱼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儿!属于正式“上船”,所以记得特清楚!
那次的第一次正式钓鱼回来后,教我钓鱼入门的“征师傅”送给了我一摞有大有小有薄有厚的钓鱼书刊,说:看看吧!我说不明白的你去书里学学!这里有人告诉你啥叫黑标,啥叫调二钓四…
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般的如同武侠小说里刚出道的初级侠客得到了武林秘籍一样!看到了书里如火如荼的钓鱼故事,学习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钓法,见识了传说中如雷贯耳的钓鱼大师,如醉如痴的享受了书里被记载了的钓鱼故事。
这些书籍的其中,有一种杂志,刊名叫《垂钓》!
翻看《垂钓》杂志,最先入眼帘的是“独家策划”栏,每期里的风格不尽相同内容又期期的各有风味,有如几篇精彩合集的小剧本一样让人一口气就想读完!接下来,想看钓鱼的故事就去“钓鱼人笔记”栏,想找抽竿洒脱的感觉就去“笑钓江湖”栏,还有学钓技的选渔具的甚至海外异域的钓鱼风情等等各个栏目!整本杂志把个垂钓活动包罗了万象、应有了尽有!
最最主要的是书里的钓鱼故事以及钓场钓法大多都是出现在我们辽阔的辽沈大地。
这么的有格局!妥了!就它了!就它了!
于是,我跑遍了整个锦州的书店书报亭,先订阅以后的再搜集以前的,每周都去只有周日才有的旧书摊,就这样,连淘弄带划拉加上和摊主预定的最后抱回了一大堆《垂钓》杂志…
那时,谁有本《垂钓》杂志都很牛。
那时,遍地都是书报亭。
那时,光盘影碟还没有出现。
从此之后,《垂钓》杂志一直如胶似漆如影相随的陪伴着我!
野外出钓时,带着!
钓友聚会时,带着!
单位值班时,带着!
出差旅行时,带着!
一次,迟迟的接不到当月的《垂钓》期刊,我到书店一追问,原来邮局搬家又装修的给耽搁了,没法我只好从网上某宝上淘到了,看到发货地点竟然是南方,我笑了!
我笑的是我和期刊本来是都属北方地域的却从南方淘到了!
还有一次出差,回返时同事突然跟我说借阅我的那本《垂钓》杂志忘拿了落宾馆了,结果我们当即返回,车又开了四五十公里取了回来。
还有,家乔迁新居,书柜里的各种书籍我是筛选又筛选的,最终一本《垂钓》都没舍得被筛选掉,全部的随搬家公司挪到了新家。
所以从订阅的那期开始到现在,一本都不缺!
十多年前,我们的钓鱼圈子在锦州市郊群英湖水库举行的聚钓活动时钓上了一条24斤8两的大鲤鱼,大家欢呼雀跃的庆祝之后我把这个消息递给了《垂钓》的大鱼榜,结果上了杂志不说,编辑老师还就着我介绍的当天的垂钓环境、天气、钓法以及风大有着溶氧量等等的诸多有利于上鱼的因素展开的分析描写了一大篇后续,为此轰动一时!
那次,算是正式敲开了《垂钓》期刊的大门。
我们的那次活动和那尾大鲤鱼就因为有了《垂钓》的报道而显现出了个大感觉!
就那条大鲤鱼刊登上“大鱼榜”的那个月份的《垂钓》期刊整个锦州市的书店和书报亭全部售罄脱销,没抢购到的只好钓友之间串换着翻阅。
接着不长时间,因为钓鱼而早就熟络了的一位编辑兄弟和我沟通并策划了一组《钓鱼人的春夏秋冬》,于是我自己认为还比较图文并茂的“春钓花尓楼”、“夏钓大冷山”、“夜钓天边星”、“秋钓菊花岛”、“冬钓黄瓜香”的五篇作业一同的再次刊登上了《垂钓》期刊。
从那后,就拿《垂钓》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个无话不说贴心贴己的家!
这就是我和《垂钓》结缘的大致过程,自然的从中学到了不少从身边钓鱼师傅们身上学不到的东西。
记忆最深的是学到了钓水库打窝的窝料得有实有虚能诱来鱼还得留住鱼,学到了钓跑铅,学到了钓草空时的技巧…
就现在,我的书柜里、我的床头柜、我的沙发扶手边、茶几上案头上,都放满了《垂钓》期刊,以备随手欣赏随时翻阅!
近十来年的每次垂钓回来,我都是第一时间整理钓鱼过程中抓拍的照片,然后码字成文,再有空闲时间的就再甄字琢词的捋顺,直到自己认为字句通顺了描述的故事丰富了,再电脑存档并投稿给《垂钓》杂志,努力与广大钓友们共享!
钓鱼过程中的喜闻乐见,发生的让人忍俊不禁难以忘怀的垂钓故事,自己悟出来的钓鱼技巧,以至钓鱼回来的做鱼吃鱼,都是存档和奉献的内容。
每个月初,都在盼望着新刊的到来!
每当《垂钓》杂志给变成铅字刊登后,身边的钓友尤其是故事里有着角色的钓友们都是纷纷抢先翻阅,乃至达到人手一本的留存纪念,甚至钓友聚会时先轮番欣赏一下记载着我们自己钓鱼故事的《垂钓》杂志都成了聚餐饮酒之前的必有的颇显文化品位的添兴节目。
完全可以说;我是阅读着《垂钓》跟着《垂钓》一起走过了这二十多年无忧忘我的户外钓水日子的,是《垂钓》完善了我这些年的垂钓生活,提高了我这些年的生活档次。
所以!必须得感谢《垂钓》!是《垂钓》用铅字和彩印记载保存了我们自己的钓鱼故事,是《垂钓》延续了我们的垂钓的快乐!
现如今的《垂钓》杂志,哦!新称呼是《垂钓传媒》,仍然高傲的坚挺在诸多各种遍地林立的多媒体和自媒体为主流的时代中并且辉煌的发展着!版面还是那么的大气新颖,内容还是那么的朴实无华、还是那么的贴近钓鱼人的日常生活、还是那么引人入胜的耐看耐寻味!足以看得出《垂钓》团体的科学管理和用心经营!
现在,我还在继续订购着!而且还关注了《垂钓》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悦钓钓鱼”和“今日头条”上的“悦钓钓鱼”,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垂钓》了!
我爱垂钓!更爱《垂钓》!
辽宁锦州
2021.6再发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