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蜀口古村

(2016-06-23 07:59:27)
标签:

古村

古迹

    蜀口洲的蜀口村是闻名江南的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有着底蕴厚重的特色历史文化,是一个面积12.85平方公里的的洲岛,四面环水,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明朝时曾被誉为"小南京“。在这个江南的小村子里曾创造出了一门二十余进士的人间科举盛况,因而名声四起。在一个阴雨天气的周六,我们游览了蜀口古村 http://s6/mw690/001rpRqdzy72HiKyzIh95&690
          蜀江古村位于泰和县城南马市镇蜀口洲上,因“村居蜀水岔道注入赣江的汇合处”而得名。
http://s3/mw690/001rpRqdzy72HjE41yi12&690
                         蜀口古村四面环水,土地肥沃,气候温润,适合茶树生长。
http://s1/mw690/001rpRqdzy72HjVrMQMa0&690
                                          进村的林荫小道
http://s13/mw690/001rpRqdzy72HiOjOPy4c&690
                蜀口洲的茶,不仅畅销省内外,而且在外贸市场属于优质茶,深受顾客欢迎。
http://s14/mw690/001rpRqdzy72HiPSBBj9d&690
                       刚进村子不久,突然下起阵雨,雨中观景还别有一番情趣。
http://s10/mw690/001rpRqdzy72HiRBFZT49&690
    在古村现存的诸多建筑中,属崇德堂最为精致、最为有名。崇德堂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崇德堂之德不仅在于纪念先祖欧阳德祖,还教育后人以德为本。
http://s15/mw690/001rpRqdzy72HiTrdvgde&690
    蜀口洲历史上以其人文鼎盛闻名遐迩,欧阳氏祠堂正堂悬“崇德堂”匾额,刻着欧阳俊等21位进士姓名的“进士”匾,及“父子进士”“兄弟尚书”“三世宪台”匾额,高悬在总祠大门的上方和两侧,彰显着蜀口洲昔日的辉煌。
http://s15/mw690/001rpRqdzy72HiVcpuC7e&690
    祠堂前有一个名为“墨钵”的水塘,默默地见证着村中学子们的勤勉,原本清澈的水塘经古村中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清洗笔墨和砚台后变成了墨黑色,“墨钵”之名由此得来。
http://s11/mw690/001rpRqdzy72HiYVQlI8a&690
                    村中有一座宋代古墓,经专家鉴定是皇冠墓,在南方较为罕见。
http://s11/mw690/001rpRqdzy72Hj1Lm424a&690
   古村中有村民186户,其中160户为欧阳姓氏,蜀江古村可谓欧阳家族的聚居地,由此,村中还形成了欧阳宗亲理事会,为从古村走出去的欧阳人守护家乡的根。
http://s8/mw690/001rpRqdzy72Hj3zAzl97&690
    据介绍,这些牌匾来头不小。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欧阳永俊第一个登科进士至今代不乏吏,明清时期登科进士21人,举人28人,贡生、征荐159人,拔贡2人,国学生38人。官居尚书、翰林院大学生、庶吉士、侍讲、左侍郎、左布政、副使、知府等190多人,这在全国都少见。
http://s11/mw690/001rpRqdzy72HjZV3l08a&690
    蜀江村村口便是当年的码头,至今还能找到明代繁盛的痕迹。古村内整体以徽派建筑为主,始建于明朝的9座古祠现仅存5座,其余4座为遗址,有清朝古民居23栋,基本保存完好。
http://s4/mw690/001rpRqdzy72Hjk6arx43&690
    古村中随处可见樟树,最大的一棵樟树需要7、8人合围才能抱住。古村与古木相得益彰,古村中的故事也总离不开古木。蜀口古村,值得一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