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巧玲珑的石莲洞

(2016-01-17 10:31:21)
标签:

文物

古迹

  石莲洞位于吉水县阜田镇,往北15里处有个村庄叫张家山村,该村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村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群石堆生而成的石洞,鸟瞰其外形像莲花,故叫作“石莲洞",是吉水县著名的文物古迹之一。   http://s12/mw690/001rpRqdgy6YDszLFa30b&690
   石莲洞在万华山南麓,座西北朝东南,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40米,占地21000平方米,内有大小洞八、九处。走近石莲洞,四周怪石嶙立,最大的石洞叫“佛庐”,洞口岩上刻有“石莲洞”三字,洞内可容纳百余人。
http://s4/mw690/001rpRqdgy6YDsAYwjpd3&690
   说到石莲洞,首先要说的是它的开发者罗洪先。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吉水县盘谷镇谷村人,明代嘉靖八年(1529)状元,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理学家和文学家。
http://s5/mw690/001rpRqdgy6YDsDRFm404&690
   据《明史》载:1546年,罗洪先违逆权相,辞官归里,见乡里“山中有石洞,旧为虎穴,葺茅居之,命曰石莲。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罗洪先在石洞南边建正学堂,设立书院。在罗洪先一生的学术成就中,以地图学贡献最大。
http://s14/mw690/001rpRqdgy6YDsF9GHzbd&690
      洞顶北边的岩石中有颗古荆树,屹立石间,高达数丈。洞门右边有数株罗汉松,二、三人才能合抱。
http://s6/mw690/001rpRqdgy6YDsGhq8Re5&690
                              沿着陡峭的崖壁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庵堂。
http://s14/mw690/001rpRqdgy6YDsHKC618d&690
   只见此庵拱形大门上方框格内书有"小蓬莱"三个笔力犹劲的大字,门楣两侧刻有一副对联:"莫道此地非蓬岛,原来足下是洞天。“驻足庵前,但见里面香烟绕缭,烛光昏暗,肃穆庄严。 
http://s8/mw690/001rpRqdgy6YDsJ5DzV37&690
   石莲洞属丹霞溶崖地貌,洞不深而幽,岩不高而奇。进石莲洞内,只觉寂静深幽,两边的崖石摩肩接踵,曲折迂回,重恋叠嶂。                                  
http://s16/mw690/001rpRqdgy6YDsKBKof8f&690
   我们钻进岩洞,在狭小的穴道里弯腰弓背,匍匐上行小心翼翼左突右闪,霎时,眼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原来已经来到洞顶上的外面山岩。                                  
http://s6/mw690/001rpRqdgy6YDsNjsAlf5&690
                                       山顶绿树成荫,怪石林立。
http://s7/mw690/001rpRqdgy6YDsPu1dYe6&690
                这里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凿,刀劈斧砍般的巨石耸立着,真可谓山无石不奇!
http://s10/mw690/001rpRqdgy6YDsQAg0pb9&690
                                    树根深扎岩石之中,难得一见!
http://s2/mw690/001rpRqdgy6YDsRRJQZ71&690
                                       树枝造型奇特,天然成趣。
http://s2/mw690/001rpRqdgy6YDsUHUtP81&690
          不远处是在建中的石莲寺项目,该项目规划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
http://s4/mw690/001rpRqdgy6YDsVNI3hc3&690
   谈到石莲洞,就不能不谈石莲洞书院。书院建在石洞的右边,前后两栋,前栋叫"正学堂",后栋叫"观复阁",左为"六秀堂",右为"归静处",门前两侧有厢房。据《石莲洞志》载:罗洪先曾在此潜心研究,传授儒教理学。当时石莲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胜书院并列为江西三大书院,为吉安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名士。
http://s2/mw690/001rpRqdgy6YDsWXyrT51&690
   后人十分钦佩罗洪先的人品和才能,明代进士罗大纮在游览石莲洞和书院后,在罗洪先睡过的石床的右上方石崖上写下了一首深情怀念罗洪先的五绝:”洞主乘龙去,何时更返槎?岩头明月在,常照石莲华。“
http://s13/mw690/001rpRqdgy6YDsYIaxSfc&690
   还有《题石莲洞洞门》一诗,诗中既盛赞了书院的幽静环境,又表达了对当年辟洞讲学的罗洪先的无限怀念。诗曰:“古木苍藤老未枯,洞门幽鸟自相呼。白云不记人来往,谁似当年旧主无。”
http://s7/mw690/001rpRqdgy6YDsZEfpI46&690
   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为一体,形成了石莲洞文化,每年都吸引着一大批旅客来此观光旅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游九江烟水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