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信而达礼的理解!

(2007-11-29 11:56:51)
分类: 生活感悟
 

我对信而达礼的理解!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上午好,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阐释“信而达礼”的内涵。

    关于“信”,先秦典籍经常谈到信,并将其视为美德。从《论语》中把“文、行、忠、信”列为“四教”开始,到汉代董仲舒正式将信列为“五常”之一,与仁、义、礼、智并列,于是“信”成为中国传统道德基本规范之一。

    1927年,罗静远老校长在阐释四字校训时明确指出“信”居四字校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信”包含着三层涵义。第一,诚信。第二,信念。第三,自信。而诚信又是三层涵义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信生于诚,无诚则无信。信的重要内容是对人说话要诚实,正所谓“言而有信”“无便是无,有便是有”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信”同时要求人们言行一致,遵守诺言。《礼记中庸》曾提到“言顾行、行顾言”。理学家朱熹对此解释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信以诚之,君子哉!

      好,在我们了解了“信”的含义后,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礼”。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礼”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视为最高的道德规范。“礼者,人之规范”,礼是“道德之极”。在古代,礼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等级权益的重要工具。古人认为,礼作为人的立身之本非常重要。人有礼才能避免粗野,成为文明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相互礼让,人际关系就能和谐,而如今,礼的内容从最初的宗教祭祀理解发展到体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规范,狭义而言,又可分为个人礼仪和公共场所的礼仪。

     至此,当我们分别对“信”和“礼”进行了相关了解后,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信”和“礼”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信而达礼”这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个字又怎样包含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其实,“明礼诚信”、“诚信好礼”等词汇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答案。结合以上对“信”和“礼”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明礼”就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诚信”则是人的内心状态。《礼记》上说:忠信,礼之本也。说明古人早把“忠信”视为“礼”的本质。“信”于内而“礼”于外是对信与礼相互关系的最好解说。

    “信而达礼”是江财人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使人之为人的重要标识。“信而达礼”不仅反映了我们江财学子对真理所持有的热诚和执著态度,更加反映了江财学子们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高尚品质。这种品质,更是我们江财人取得事业成功和他人信任的前提。

    最后,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做到诚信做事,礼让待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江财学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