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科学新体系
黄沅统一场论
“格言是人类语言的精华,科学格言则是理论和定律的结晶”。该成果是“整体科学新体系”理论,也是统一场论的上千条科学格言,其中有数百条物理公式表达的定律(古人定律仅有几条)。这些定理、定律(公式)、理论是以格言形式发布的,也是从研究者上万条科学理论及定律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理论和定律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大部分发布于2004年第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这些理论不仅对许多重大科学问题有完整解答,并对科研、教育及其它科学领域的普及、研究与发展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意义。
38、黄土成因
中国黄土高原成因,是源于青藏高原水的土流失,古黄河把青藏高原的盖层沉积在陕北湖盆,其后发生拱隆抬升。
黄土高原隆起,是陆相沉积物受到内营力作用,造成陕西和山西之间发生断裂带,形成黄河中游下段的天然地堑。
关中盆地黄土成因,是源于秦岭及泾渭二河的水土流失,数百米高的园弧状湖盆边沿,在关中盆地边缘清晰可见。
华北平原黄土成因,是源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把黄土高原的盖层冲积在华北地台上,构成了黄土二次沉积。
中国黄土高原本是古黄河流域,中国华北平原本是现代黄河流域,现代荒漠与黄土高原均是源于古黄河陆相沉积。
全世界都存在着沙漠化与黄土化现象,原由是“间冰期”受极地反气旋影响,在冰缘地带形成一种季节性扬尘过程。
黄土风成说是地貌表面现象,黄土是陆相沉积物,黄土也是红土演化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原生水成,次生风成。
黄土存在“水解黄土化”与“黄土风化”过程,高原底层水解黄土已质变为沉积岩,表层风化黄土开始形成荒漠。
水往低处流,土往低处走,平原黄土形成,是源于高山峻岭水土流失,古土壤产生,是源于陆相水成中含有机物。
地球上的红土是热带雨林下形成,地球上的黄土是红土水土流失演变产生,地球上的黑土是黄土质变成壤的过程。
要根治黄土化与沙漠化,必须要“植树造林,堵绝风口;绿化荒漠,生成土壤;恢复植被,改变生态环境与气候”。
要想彻底根治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要“拦沟建坝、淤田造地、消除沟壑,归还黄土高原本来环境与地貌”。
黄土是人类的摇篮,黄土高原成因是水成而隆起的,黄土本是源于青藏高原的盖层,也是青藏高原陆相水土流失物。
教科书中编写的黄土高原风成说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只有50公尺厚,这根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是骗人的无稽之谈。
黄土高原曾堆积有上千公尺黄土,其堆积年代主要在中生代更新世,而马兰期黄土是新黄土,大约发育在30万年前。
20世纪的30年代,曾有人把黄土划分为“老黄土”与“新黄土”, 老黄土也是水成黄土,生成约在200万年更新世。
现代八百里秦川的黄土厚度在50-300米,华北平原的黄土厚度约在30-50米,黄土高原的黄土厚度约在1-500米以上。
华北平原的黄土主要源于黄土高原水的土流失,若把华北平原黄土归还黄土高原,那么黄土高原的厚度又何止千米。
八百里秦川的湖泊曾经星罗棋布,黄土高原及黄土区的湖泊也是星罗棋布,如今黄土高原还保留有类似陕南的地貌。
西安湖盆和长安湖盆之间有一道湖沿相隔,在两湖沿相交处其宽度可达3-4公里之遥,其黄土厚度可达300公尺以上。
西安湖盆的底部黄土厚度在50-120公尺,西安钟楼就位于湖底,其黄土厚度约在80公尺,西安地铁就在黄土中通过。
二、我的第二篇论文
我的第二篇论文是《中国黄土高原的成因》,该文始于1976年,1977年投寄过中国科学院,最终完稿于1978年。本文曾请陕师大老校长刘泽如的孙女铅字打印,其后油印机蜡版印刷100多份(油印件),赠送给过当时的许多专家教授。
黄土成因关系重大,各种学说就有十几种,甚至还有人说:黄土是天外之物(宇宙尘),确实荒谬之极。由于黄土主要是发育在中纬度地区,而中纬度地区又是人类的密集地,所以有关黄土研究曾引起过世界上众多科学家特别关注。我国本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地区,且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上千公尺厚黄土高原。所以,对我国黄土研究的地质学者和学家颇多,许多外国的科学家也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考察,对黄土成因也是众说纷纭。为此,中国科学院也成立了西安黄土研究室(主任:安芷生),其后发展为中科院陕西分院。
我的研究曾与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王永炎,及齐矗华等教授有过交流,与刘东生有过通信来往【3】。张伯声曾经也主张黄土水成说,他提出过黄土的等高线问题,例举过黄土中存在有姜结石等物。王永炎(中科院学部委员)也曾经主张黄土水成说,并对黄土中的古土壤进行过地层划分。齐矗华是地貌学教授,在我多次的拜访下,成立了陕西师大黄土研究室,其后著有《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一书(1991年)。我记得,上世纪中国解放前的30年代,刘东升提出老黄土和新黄土的划分,并编入了世界教科书中(是不是中科院刘东生,我不清楚,最终他也没告诉我)。刘东升的新黄土主要是泛指马兰组,是据今30万年前的马兰期,而刘东升的老黄土也是200万年前更新统的水成黄土。
我是于1976年提出的《黄土高原水成间歇隆起说》的,该说以后逐渐给予了完善,我的黄土高原水成间歇隆起说认为:“中国黄土高原及中国黄土区的成因本是青藏高原的盖层以及祁、贺、吕三字型构造体的盖层及秦岭U子型构造体的盖层在表层水土的流失下,分别径流沉积在我国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及蒙古海盆地的边缘地区,故而形成了第四纪更新世的陆相沉积物。其中,陕北的湖相沉积主要是源于青藏高原的水土流失,也是古黄河流域沉积的上千米厚的黄土(后发生拱隆上升形成高原)。其中,关中八百里秦川及关中的星罗棋布的湖盆沉积,包括西安市直径数十公里的圆形湖盆沉积,都主要是源于秦岭的水土流失及泾、渭二河的沉积物,也是近百条古河道及古河床在关中地区沉积的上百米厚的黄土(包括众多已经探明的古河床营力。即:现代黄土层下的沙砾层,正在大量开采挖沙)。
在喜马拉雅旋回运动以前,中国秦岭以北的大多数河流大多是由南往北流向的,其黄河古道也不例外,也是由南向北流入了蒙古海盆地。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在我国西北便发生了第三纪的旋回构造运动,由此产生了第三系的旋转扭动形式。
在晚第三纪旋回运动中,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其后在我国北部就形成了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两个台阶。由于蒙古高原的上升,迫使向北径流的黄河在我国的内蒙古改变了方向,转方向为向东径流,且由于黄河在东部山西的吕梁山北部又受到阻挡,迫使黄河根据当时的地型也发生旋转扭动形式,故而发生了黄河由北向南的反向逆转流向,造成古黄河大量流水涌入了陕北的丘林地带,形成了陕北当时的湖盆沉积(湖沿在米脂一带的高山上清晰可见)。
由于古黄河是一条季节性水土流失的河流,所以在陕北的湖盆沉积中,很少见到鱼、贝、蚌类化石,而常见的却是一些草性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有:三齿马、野驴、羚羊类及龙骨化石(两栖爬行类)。为此,在黄土沉积中就留下了数十层古土壤层。可见黄土的沉积过程,也是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的,在干旱时期,陕北黄土沉积区主要以沼泽、水潭、草地为主。在洪涝时期内,陕北黄土沉积区主要是以湖泊为主。
由于古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古黄河流域不仅使青藏高原的盖层流失在如今的荒漠地区(现代黄河上游下段地区),同时冲积在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地区(现代黄河中游上段地区),最终沉积在陕北的湖盆之中(现代黄河中游下段地区),故使陕北的湖盆沉积形成了上千公尺厚的黄土。
根据我“地球释能大陆极向运动说”原理,造山带往往发生在沉积岩很厚地区,其原由是:“沉积岩越厚,地内能量越不易散发出去,就如同给地壳捂了一床厚厚的大被子,由于地内能量的聚集和蓄存,从而就会使地壳发生膨胀,于是便形成了地壳的隆起和抬升”。黄土高原沉积有上千公尺厚的黄土,这不仅使底层黄土在高压热能下转变成了沉积岩(砂页岩类),同时使黄土的沉积区也发生了拱抬和上升。
显而易见的是,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发生了群发性火山喷发,有300多座火山锥遗留在了荒漠地区。在黄土高原的东部,也是陕西和山西交界之处,发生了陕北湖盆边缘的断裂,这从山西的黄河边上,就可以清晰看到对面黄土高原被隆起剪切的断壁。在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火山喷发,说明了地内能量的释放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抬升。而吕梁山和黄土高原之间的断裂,说明了地壳上面的属性不同会发生不同的断裂、剪切和隆起。
在山西的地层下面,埋藏有很厚的两层煤系,一层是侏罗系的煤层(山西组),另一层是石炭系的煤层(太原组)。在山西的西部是一条华夏系东北--西南向的吕梁山脊。在吕梁山的西边有着著名的黄河天堑,也是山西和陕西之间形成的断裂带。故而,当山西的两层煤系延伸到陕北地台后,由于陕北高原的隆起就造成侏罗系煤层外露,并且导致许多地区此煤层已经完全风化消失。但是,在陕北湖盆的北部(神木、府谷等地),这两层煤系却还是保存的非常完整。
总之,随着黄土高原间歇性的拱隆上升,导致了古黄河在陕北湖相沉积的结束。大约在一万多年以前,古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之间找到了通道,由北向南继续逆向流入了黄河天堑。此后,黄河在中游下段的南部,即: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找到了出口,并汇集了陕西的渭河、泾河、洛河三条支流,在陕西潼关的风陵渡改变方向而向东流去(如今中国的河流大多是东流入海)。从此,黄河就流入了黄河的下游上段,并沿着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地带,开始向东,东南向及东北向,直奔辽阔的华北冲积平原而去(其沉积过程是不停的改道)。
据上可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都是汇集到了黄河的中游下段地堑中,也是陕西和山西交界的地段中,由于这段河流是非常的年轻,河底沉积的砾石大多在一万年左右。所以,在黄土高原上生成的千沟万壑,其形成的年代也就不是很长久了,应该是在更新世以后才产出的。同理,由于华北平原的黄土,主要是源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那么华北冲积平原上的黄土,其形成的年代也就进入了全新世,并且现代还在继续沉积着(华北洪涝灾害及填海运动)。
进入第四纪间冰期,随着冰川的融化,冰缘地区的冻土也开始消融。气候的变迁导致了西北信风增强。由于受西北气流的影响,在我国的西北及我国的北部地区,普遍就存在着沙漠化与黄土化过程,由于黄土原生是水成,于是又产出了次生的风化黄土。
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存在有一个特大的风口,
(以上是我在2008年网上的留言,本文还有待于修改、完善和补充。待续的内容什么时候发布,这要看我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情愿不情愿了。总之,如今是一个极度压制科学的社会,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传伪科学、树人民公敌,历史的罪人必然产出于现代中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