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曲琅琊,苍山负雪,浮生未歇

(2015-10-17 09:54:58)
标签:

琅琊榜

影评

分类: 电影人生
一:缘起

开始,所有的感情都是从“伪装者”而来的。
“啊,又看到你了”,忍不住微笑。“这个声音真熟悉啊”,感动。明楼在云崖处舞剑,明诚一身铠甲,明台宽袍广袖站在烟水茫茫处,明镜宫装巍峨。每个人都让我高兴。突然,看到王天峰......刹那间,几乎有泪涌出。

“伪装者”里,最感动我的一幕是师徒壮别。麻辣犀利的老师故作轻松,送别爱徒。一个明知此去不仅是天涯相隔,还是死生殊途。一个少年气盛,不知家事国事之艰。“你有什么送给我的?”“没有!”“听说你在香港按照我的尺码订制了一套西服,难不成是给自己做的?”“要你管?!”铁石心肠的老师,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有什么好和他计较的呢?”他是这样想的吧?“他真的是一个好孩子啊。”肯定也这样想过吧?纵然悲不自胜,任然强颜欢笑。“死间计划”已然启动,眼前的少年将一步步踏进自己为他设计的死局。日日夜夜的关爱,惨无人道的凌虐,气急败坏的争执,呕心沥血的教导......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他,他,都将化成战争熔炉里的灰烬。
最后,也果然如他所愿,徒弟用老师亲手教的手法杀死了老师。一个杀得满腔悲愤,一个死得惨厉凄凉。

在“琅琊榜”中,王奕君老师活过来了,成为手段阴狠的军侯谢玉。再次和胡歌饰演的梅长苏演起了对手戏。

伪装者里,我最喜欢王天峰。战士可以不怕死,但是,亲手策划自己的死,而且是肉体和精神双重凌迟、身败名裂的死,即使荆轲聂政之辈,也无法做到。王奕君老师做到了,而且演绎得令人信服。窃以为,胡歌略做作了,靳东也有耍帅扮酷太过的嫌疑。王凯不过不失。只有王老师,疯狂,隐忍,残酷,壮烈。种种激扬的情绪,他都收着,让人动容。

“只要看到你们就好。”追完伪装者,又一集一集的将“琅琊榜”看下来。

不要说那些BUG,也无需认为伪装者是一部花俏的手撕鬼子剧。至少在鬼子剧里,伪装者可以当之无愧的排第一。

英雄,烈士,亲情。家国,理想,偶像。伪装已毕,琅琊未完。心仪的人儿借尸还魂,穿越到古代,继续为我们奉上一盘精彩华丽的大餐。

好可惜于曼丽,她去了哪儿?她为什么不活过来呢?还有郭教官,也死得太冤太憋屈,为什么不在琅琊榜里露个脸,让我安慰一下呢?



二:相得

前面几集一晃而过,我渐渐发现了“琅琊榜”的好处。这部剧有一种,属于古远年代的冲淡的静气。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桌一椅,悠然有古韵。从发饰,到人物的服饰,或清雅,或华丽,或精致,或淡逸,皆有可观之处。

86版红楼梦也做得很好,可惜圉于当时的拍摄条件,无法呈现得更完美。
老三国也一样。
步步惊心、甄嬛传的清宫服饰太丑。

其他,还有可看的么?
有人拍出过正宗的古装剧么?不过是一帮画着现代状、穿着戏服的演员们,花里胡哨、装疯卖傻而已。
太多的电视剧阉割正常人类的智商了。

幸好有琅琊榜。
虽然是宫廷权谋剧,情节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是人物的表演始终不轻易形于色。梅长苏的淡然,或许是“智近于妖”的自负。靖王忠直明亮,静妃以柔克刚,霓凰英姿飒爽,誉王手段玲珑,谢侯心机深细。主角配角各有亮点。

配乐也好。对白也好。一切都将我们带入到远古的氛围中。

有两个人物尤其喜欢。

一个是纪王。
求食于狠毒多疑的皇兄之下,连当朝的皇长子都不能保全,他一个皇弟,凭什么得以安享天年?很多人装傻会变成真傻。比傻子更傻。纪王可不是这样。一进朝堂,他就变成话语含糊,支支吾吾的懦弱王爷;下朝之后,则美食佳人清音妙曲,长长膘,笑笑人,被人笑笑。在足够安全的地方,他有着足够的精明和智慧。关键时候起关键作用。利己利人两不误。
纪王的智商,在聪明人如云的琅琊榜中,可以排到第五名。(前四名,我认为应该是:梅长苏,静妃,蔺晨,言侯)。

一个是言侯。
他也曾少年英豪,只身挽救帝国于危难。“手持栉节,随从一百,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改其色”。而后,一场劫难,他对这个帝国以及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失望到极点。每日醉心炼丹,连儿子都不管。他策划过复仇,让帝王粉身碎骨。被长苏说服之后,则全力配合梅长苏的计划。
侠肝义胆,英风烈烈。气势凌凌,风骨悠悠。做心中想做的,宁死也不与浊世同流。这样的人,令人心折。


三:致敬

我们看过太多英雄美人的故事。结果,英雄也不像个英雄,美人也不像个美人。个个都有市侩气。
如今推崇的“情商高”,可不就是市侩么?

伪装者和琅琊榜两部剧,都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去千难万险九死不悔”的侠士风格。这几年的宫斗剧,多得闪瞎眼。清宫斗也罢了。连唐宫也斗得不亦乐乎。但凡古装剧,多半是君不君臣不臣,儒不儒士不士,上上下下沆瀣一气,乌七八糟。一两个白莲花的女主忠仆,一两个好人卡的男主男配,其他人等一定坏的奇怪。女主一定是从单纯开始,到腹黑结束。还美其名曰“成长”“蜕变”。

琅琊榜让我们隐约窥见了煌煌华夏的来时路。
青衫白水,小楼春榭。铁马金戈,家国兴亡。独醒者的痛苦和寂寞,权臣的贪婪,附庸者的见风使舵。书生意气,儒侠并举。公平实现之艰,正义昭彰之险。从意气风发手段玲珑,到心灰意冷,再到困兽之斗,誉王的一生承载了多少悲哀?更别提梅长苏!

梅长苏的人设由不得人不动容。血海深仇,病骨支离,面目全非,以九死一生之残躯纵横江湖和庙堂。精心布置多年后重回冠盖满京华的都城,眼前处处是前生的痕迹,前生的恋人和朋友,相见不相识,相识不相认。他不是重回的基督山伯爵,他要的,并不仅仅是复仇,而是天下,正义,人心。振朝邦,肃贪腐,播清流。“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梅岭一役将他切割成两个人。林殊和梅长苏,像一朵并头的两生花,各有精彩。前一世他飞扬跳脱,少年风流;这一世他潜心计算,运筹帷幄。他要拨乱反正,做这一世的翻云覆雨手。13年前对着他全家和全军挥下的屠刀依然锋利,他要一点点将这把刀磨钝,最终击溃它。

梁帝的下跪姑且算是忏悔吧。纵然君王心狠,不知忏悔是何物。

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缠绵和风流,那些一代代逝去的美好不屈的灵魂。金戈铁马,杀人如麻。无定河边骨,春闺梦里人。将军百战声名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曲琅琊,苍山负雪,浮生未歇。歌者唱着他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曾经在我们的古国一代代发生着。

姑且认为琅琊榜是向那些发生过的铁血传奇致敬吧。我们智慧勇敢、雅量高致、不卑不亢、才华横溢的先辈们,配得上许多部“琅琊榜”这样的良心剧。曾几何时,我们一曲新词酒一杯,我们也横槊赋诗,击剑凌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