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世间的相遇有限

(2015-01-28 18:30:23)
标签:

余秀华

诗歌

分类: 海上花

余秀华事件到现在,已经有一地鸡毛之感。

 

先是有人在微博用余秀华的诗刷屏,我没注意。后来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她的诗歌,我看了之后,又点进她的博客......那时,她的博客点击量才14万。那段时间我在抄诗,一天抄十来页。我拿起笔,打开笔记薄,想在她的诗歌中找几首抄录,却没找到。个人感觉,她写得挺好的。美而深情,深陷绝望的痛楚。这种痛感即动人,又令人隐隐觉得不适。有洋溢的才气,也有因为自身条件和学问所造成的......粗疏。

 

然而微博继续有人拿余秀华的诗歌刷屏。从沈浩波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批评她。沈的批评也罢了,就诗论诗,各有各的口味。有些批评就讨嫌得很,有借攻击她上位之势。

 

在我的记忆中,大规模讨论、转发诗歌,只有三次。一次是赵丽华的梨花体,一次是乌青的“白云”,一次就是余秀华,“脑瘫诗人”。作为资深诗歌爱好者,对当代诗歌以这种方式进入群众视野,还是觉得蛮无奈的。

 

没过几天,余秀华的博客点击量超过八十万次。某些诗人对余的批评也越来越严厉,越来越具体。最近,某位编辑和余长微博对骂。爱余的人攻击那位编辑,骂余的人更是在其中找到了充分的骂她的理由。我对这二位没有增加好感,但也没什么恶感。

 

人要超脱自己,为自己找到一个高贵的姿势,是很难的。

那位编辑,多年前能发掘余秀华的才气,对她热情帮助,可算善良热心之人。其后,却无法忍受一个不漂亮的、身有残疾的农村妇女的“胡搅蛮缠”,不再搭理她,甚至在QQ里将她拉黑。在她成名后,眼见她家每天围满记者,他又摆出熟人兼恩人的姿态,写了一篇“我所认识的余秀华”,居高临下甚至略带批评和爆料的文字,导致女诗人大怒。该编辑不堪詈骂,为了洗刷自己,不惜暴露他人隐私。在他笔下,余秀华无理又可笑,他忍了又忍......可是,又怎么样呢?她只是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农村妇女,重度残疾,身居僻乡,见识有限,和人交往的能力也有限。平时在家里,也没少过泼妇骂街。她的父母很伟大,给予她很大的照顾和包容。和这样的人争胜负,无需开口,人品已经输了。

至于其他攻击余的人,更是人品有问题了。

也许,在“诗人”身上找“人品”,太难为人了。

 

余的诗歌到底有多好,见仁见智。

臧棣说她写的比北岛好。不见得吧?但至少比赵丽华和乌青的好。人家对诗歌是真诚的,甚至是虔诚的。肉身已是沉沦如此,诗歌带给她自由高洁的灵魂。以病残之身,在交通不便的山村,写出诗意洋溢的美丽词句,即使用荷花出淤泥,雪莲开绝壁,暴雨现彩虹......来形容,都不足以表达她这一现象给人带来的震撼。即使是健康的肉身,所能达到的美丽程度、自由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肉身无法到达之处,可以由灵魂来完成崭新的飞越。从这个意义来说,余秀华找到了诗歌,或者说诗歌找到了余秀华,无异于谪落人间的天使找到了翅膀。这样的飞翔发生在她身上,比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更加夺目。

 

诗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诗意的人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她在写诗”,就已经是一首诗了。庄子说,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的感觉很好,很幸福。那是因为他已经找到诗歌了。对于其他在泥地里爬行的人呢?他怎么能不去寻找诗歌呢?

 

人世间的相遇有限。遇到一两个爱人,两三个爱过又憎恶过的人,几件满意的衣服,存折上的一堆数字,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遇到诗歌,是超常的。我对手握诗歌如清风握雪的人永怀仰视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