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车,赭城,西班牙

(2010-11-04 08:37:06)
标签:

穆塔米德

华盛顿·欧文

田晓菲

赭城

火车

男女

爱情

分类: 海上花

火车,赭城,西班牙

 

 

一:

 

火车是一个开放的舞台。无数小小的戏剧一幕幕的上演。

 

那一边,两个年轻人意外相逢。女孩热情的叫:帅哥,你怎么也在这里?男孩惊喜回头,调换位置坐在她身边。一个个家长里短的话题被他们用小鸟一般热切的声音唱出来,崭新的荷尔蒙气息在周遭流动,女孩平淡的脸,渐渐焕发出光彩。突然男孩问:找了男朋友没?女孩沉默一会,说:找了。话流凝滞,嘎然中断。荷尔蒙的气息散淡熄灭。

 

对面是一对情侣。女的略显颓废的气息,恹恹欲睡。男孩子长的很文雅,全心都在女孩身上。一会摸摸她的帽子,一会扯扯她的衣服。到了下一站,一男子手持车票上车,对他们说:这位置是我的。他们只好站起来,新来的男人说:没关系,大家挤挤。女孩子坐回座位,依旧恹恹欲睡。男孩始终紧靠她站着,将手盖在她眼皮上,抵挡光线。

 

新上来的男人是个外向热情之人。不停和站着的男孩说话。我身边的女孩子也加入谈话阵营。身边的女孩子白净单薄,眉眼平淡的像一朵白描的茉莉花。

 

我一直带着耳机,手里拿着一本书。新上来的男人突然拿过我的书。我摘下耳机,他说:“什么书这么好看?”“外国游记”。“不要崇洋媚外哦”。他拿着书,大声念封底上的文字:“我要你,我的爱......”他顿住了,把书放在桌子上。

 

 

二:

 

新上来的男人很年轻,剑眉星目,身材挺拔。他帮一位大爷放行李时,白色的汗衫往上抬,露出一截古铜色的、线条完美的腰肢。

 

我看的书是田晓菲的《赭城》。最近喜欢看这一类学者型的文字,知识量丰富,视野开阔。田晓菲是70后,曾经的北大才女,哈佛博士,现在哈佛任教。她的文字优美婉约,带着一丝女性的雍容华美气息。这本书不属于她写的好的作品,但也可以看出她优雅柔和的风格。她笔下的赭城是这样的:“它不是位于安达露西亚平原之上、内华达雪山脚下的皇城,也不仅仅是欧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在文学作品里歌咏过无数次的古堡废墟。它是一个古老、美丽而深邃的文化在空中架设的楼阁:一面是血腥,暴力,失败,耻辱,奴隶市场的锁链,荒芜,残缺;另一面巍峨、宏伟,丰富犹如一枚熟透的石榴,芬芳、优雅,好像一朵永远新鲜的素馨。”

 

这是一本游记。也许不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游记,甚至不见得是一次愉快的旅程:钱包被偷,行程遇雨,照片遗失。一共才十天的走马观花,印象有限。作者在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于格拉纳达机场买了一册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1783—1859)的《大食故宫纪闻》,才意识到:真正的旅程其实才刚刚开始。

 

眼睛给我们留的东西毕竟有限。更多的东西属于心灵。匆匆而过的脚步如何浏览历史?站在迷域外,如何窥视一部灿烂辉煌的文明?

知识给人力量,知识给人快感,知识,将更丰富更多层次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本书几乎有一半的篇幅被引用的诗歌占据。

完全不同于中国诗词的典雅含蓄,西班牙诗歌热情浓艳,有一种浑然一体的饱满和单纯。

年轻男人没读完的那句诗是这样的:

我要你,我的爱,像疾风一样到来

来耕耘我的身体,至少给它三次灌溉

 

三:

 

这句诗的作者伊塔米德,原本是一个女奴。一天,19岁的塞维拉王子穆塔米德带着他的侍从们在塞维拉的河边漫步。他见景生情,即兴吟出一行诗句:风在河面吹出涟漪,造就一副铠甲---

他命侍从续接。在大家都在沉吟之际,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

待结冰以后,该是怎样的一面盾牌!

 

王子对诗句称赏不已。他随声寻找,发现诗句的作者是一位在河边洗衣的少女,美丽无比,整个人像一束来自天堂的光线。

他为她赎身,娶她为妻,终身宠爱。据说,她曾偶尔提到,想试试在泥水里行走是什么滋味,穆塔米德即命人用麝香和檀香木屑混合为泥,供她践踏;又一次,她因怀念故乡的雪而哭泣,穆塔米德命人连夜在她居住的宫殿外移栽上百棵开花的杏树,说:“看啊,我的爱,这不就是你思念的雪花吗?”

 

不知为什么,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中国的纣王和妲己,幽王和褒姒,吴王和西施。同样是君王宠爱王妃的故事,在中国文化里,散发的不是优雅和浪漫,而是血腥的阴森的气息。

 

 

 

这本书还引用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齐亚德·伊贲·阿比·苏扶严问他的大臣:“谁的生活,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信徒们的领袖。”大臣们回答。
  “但是,库拉什给他带来的烦恼和不幸,又该怎么说呢?”
  “那么,就是陛下您自己了。”大臣们说。
  “但是,”齐亚德继续发问,“卡拉基人给我找的麻烦,还有帝国的边疆给我带来的忧虑,又该怎么说呢?”
  “尊敬的陛下,那么照您看来,谁才是天下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呢?”
  他答道:
  “一个善良的人,娶了一个善良的妻子,两个人不愁吃穿,他满足于她,她也满足于他;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

善良(品质无暇),不愁吃穿(经济无忧),互相满足(爱情和情欲的双重圆满),不认识统治者(政治上的绝对自由)。

 

可是,上帝的琴弦上,真能弹出这么完美的音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诞生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