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香氛之一: 诗经
(2010-01-10 13:29:20)
标签:
草虫诗经香氛七月流火诗歌中国 |
分类: 海上花 |
关于国家,我对星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拥有非常灿烂的文化,非常美丽的汉字。能够最直观的领略和体会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生为一个中国人而不懂得欣赏中国文学,白白浪费了天赋资源,等于一座万紫千红、名花荟萃的花园里住着一位色盲。
汉字是散发芬芳的花朵,诗歌就是花朵里提炼出来的香氛。若是用香水来形容,“诗经”该是薰衣草香型的吧?在遥远的年代,人们将对生活最直接的歌吟,编成一部“诗经”。发乎自然,状乎生活,是一曲纯天籁之音。如那首史诗一般的“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 ,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古代的一些文字和说话习惯和现代已经大为不同。不要一提起古文就觉得是天书,认为都是艰深涩奥的东西。不借助任何词典解释,只是反复咏读这首诗歌,你能感觉到什么呢?韵律之美,季节的转换,风物的可爱。古时候的文字,真是像周朝的陶器一样,古朴,简洁,实用,隐然浑厚庄严的气度,大家气象。他们淡淡的描述耕作、采桑、织补、射猎。为“公子裳”“为公子裘”。唔,我们自古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无论到了哪个年代,上头都有一个压迫者。区别是这压迫者准不准我们嘲笑或者自嘲。若是准,我们将这称为“民主的国家”。
“万寿无疆”,是歌颂统治者吗?我怎么觉得是歌颂自己呢?我一年干了这么多活,我会采桑又会射猎,剥枣,获稻,春酒,眉寿,食瓜,断壶。多么丰富的生活啊!劳累了一年,我要犒劳自己,歌颂自己。
没有一个版本会有这样的解释。可是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诗经。为丰富的生活和简单的岁月唱一首歌,谱写一部平凡人生活的史诗。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卑躬屈膝的自怜,没有牢骚和叹息,也没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希望,而是纯白描地写出生活的原生态,最后加上农民式、中国式的合家团圆的沾沾自喜。
这是不是最接近本质的一种解读呢?我希望是。
另一首美好又不甚出名的诗歌叫: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々。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诗歌。
风吹原野,草虫嘶鸣跳跃。在远古时期,相思并没有和“金屋”“栏杆”“燕子”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而是大自然里山脉草虫一类原始的事物,勾起了主人公慌乱不安的思念。她的心慌没有来由,她的平静也并非因为得到切实的安慰。只要见到“他”,沧海也能成为良田,白云也能开出花朵。
爱是不通事务不近情理的。不可以解释,也无法明状。像山洪,像海啸。心中的悲伤将人生的堤坝冲垮,“见到他”这个愿望如此强烈如此急切,成为她人生的唯一救赎。
这种最简单又最强烈的爱情需求,发生在两千年前中国的周朝;两千年以后的星河世纪,只要还有人类,只要还有爱情,依然是“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即见君子,我心则夷”。
最好的东西,都是穿越时空,超越时代的。从这点看,“草虫”可以超越“优秀”“良好”,归入到“最好”这个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