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桂林(四)——桂林的民风民俗

标签:
刘三姐桂林壮族苗族侗族兰草小花谢仪育儿 |
分类: 快乐的生活(六年级) |
桂林与云南一样,都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不同的风情,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服饰,不同的文化······就如同百花园里各式各样的绮丽花朵,各式各样的民族风情,装点了汉文化,让它不再单调,不再乏味。听,侗、壮、苗已经唱起了欢快的歌曲,欢迎大家的到来。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以一枝独秀保存下来,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怪不得觉得熟悉,原来这在很多景点都出现过。世外桃源呀,金银寨呀,印象刘三姐呀等等的。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尤其最为特色的是“风雨桥”。所谓风雨桥是侗族村寨的传统建筑,它们一般搭建在村寨门口的河上,专供挡风遮雨和穿溪越涧之用。这些桥梁黑白相间,建有造型奇特的桥顶,游客们可以徜徉其间,一睹侗寨的风情。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著名的音乐家宋祖英就是苗族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
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