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睁了眼看》 【1】选自《走进鲁迅世界(杂文卷
(2010-04-11 09:33:10)解读《论睁了眼看》
令鲁迅先生最为痛心的
是我们中国人最缺乏正视社会现象的勇气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诚然,中国人缺乏正视的勇气,是传统教化的结果。
“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己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斜视’也不许”,
中国人只好做弯腰曲背低眉顺眼的驯良百姓了。
然而,
社会毕竟已经发展到不是严守封建教化的时代了。
有知识的文人尤其应该是社会的良知,
应该正视社会并大声说话的。
事实上,
文人究竟是敏感的,
有些人早看到不满并有所表示,
但是一到关键时刻,
却往往闭上了眼睛,
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
“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
于是,“放心喝茶,睡觉大吉”。
鲁迅先生将这种聊以自欺,
而是欺人的闭眼法概括为“瞒和骗”。
瞒骗之毒弥漫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和社会生活之中。
先生对瞒和骗的分析,
直入国民性格的深处。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猾。”
瞒和骗的文人,
生出瞒和骗的文化文艺来。
瞒和骗的文化氛围,
“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自己不觉得。”
假话畅通,虚妄盛行,伪劣触目,正直与真诚反而受遭殃。
这是多么危险多么令人最应当正视的社会人生的缺陷与痛苦。
(2010年4月11日)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1】选自《走进鲁迅世界(杂文卷" TITLE="解读《论睁了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