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朱子文化之我思

(2022-10-11 14:58:11)
分类: 写作资料

                     关于朱子文化之我思

                  南平市水东学校九年五班     陈思瑶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福建省武夷山除了满街沁人心脾的茶香外,还耸立着一座座书院,氤氲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而这里便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

所谓朱子理学,就是朱熹及其学派的思想学术。朱子理学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五六百年前就已经向境外传播,在当时的韩国、日本、越南,甚至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望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主张仁义,提出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的思想;法家主张法治,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朱子理学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思想,即通过返本而完成对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的重新把握,接着才是开新,这一步骤使我们“现在视域”清晰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朱子治学严谨。 他受父亲影响,从小便喜钻研学问,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后来他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在临终之时把他托付给了刘子羽。并让他跟着三位大儒学习。而他依旧很努力,据他所说:“初看子夏‘先传后倦’一章,凡三四夜,穷究到明,彻夜闻杜鹃声”这是他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后来他对于学习方面的看法,有这样的探究精神,以及对学习的热爱也无怪乎他会成为大儒。如果我们有这种学习精神,必能撑起祖国未来的一片天地!

朱子勤俭节约。在武夷山时,他生活贫苦每天的主食是“脱粟饭”他每天激励大家“只有咬得菜根,方能做得学问”有一年秋天胡纮向朱熹请教学问。到了中午十分,朱熹说“来,胡大人一起去吃个便饭。本以为是朱子客气,没想到朱熹真把他和学生们一起安排吃饭,菜只有小白菜。胡纮没了胃口匆匆吃了几口饭便下桌了。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朱熹身上的美好品质。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耕地却极少,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一直是国之重心,因而我们必须学习朱子勤俭节约的精神,为中华的腾飞添砖加瓦。

朱子勤政爱民。朱熹主张为官一方关键是借助政府的政策来推行利民措施。首创“社仓”被孝宗采纳而推行全国,这是赈恤灾民的最好善政,百姓十分爱戴他,信任他,都尊他为“民之父母”。他在圣上嘉许、下民拥戴声中,更加勤政保民。淳熙己亥年六月奏帝减免星子县税钱。翌年庚子四月申减属县科组秋苗夏税与木炭税总制钱二千缗。是年久旱,大修荒政,奏请减税赈米以济灾民。朱熹就是因爱民如子,才如此深得人心。他曾给皇上上书指出爱民之本就是正心,还说皇上如今做不成大事,是因为心里常有食欲,亲近小人。只有心理公正了,才能树立道德和法律。才能平天下,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朱子教育兴学。朱熹一生特别注重兴学,每到一地必兴学校,比如他到南康就寻访了白鹿洞的遗址,重建白鹿洞书院。朱熹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学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另外要修身、处事、践行,而不是空泛读书。白鹿洞书院的修复和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提出,应该说是中国书院历史上的一个大事。建阳的考亭书院是朱熹晚年的讲学之地。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筑室居此,因四方来求学的人众多,复至于居室之东,称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建祠纪念,淳祐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身为南平学子,我们因朱熹而自豪,我们一定要学习朱子“返本开新”的思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和着校园内朗朗书声,吾辈学子一定要高举朱子“存天理,道问学,尊经典”的旗帜,勇往直前,继往开来,担国之重任,成国之重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08月2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