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转)

(2012-11-15 09:0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资料

                        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

 

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语言品味题,如何去答,有时会让人挠头。我想揣摩语言的精美,无非是要弄明白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句子有什么样的美感。

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中考例题来说说语言品味题该从哪些角度切入?

 

一看怎样措辞。

精当的词语,往往能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说,妥帖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往往能使句子言简意赅。分析时,应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思想情感作答。

例题:2006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16题(《词典的故事》阅读题)

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解析:题目中已经点出关键的词语,一是形容词,一是动词。根据示例和上下文,两题其实都是考查词语选用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1)句中“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2)句中,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例题:2006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15题(《燕子》阅读题)

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还会”“当然”“从来”等突出表现了                     

解析:这里是选取的是一组副词。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情态、方式、语气、肯定或否定、时间频率等等。“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一句中,“还会”是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两次用“还会”内涵不同,前者表现出燕子在困苦中营造家园,周而复始却锲而不舍的精神;后者则写出燕窝采集者的贪婪自私。“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中“当然”是语气副词,突出作者对采集燕窝这种无情掠夺的谴责与不满;“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中“从来”也是时间副词,表示一向如此,进一步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所以说副词能很巧妙地加强作者的情感和语气,而分析其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是赏析的关键。

 

二看怎样造句。

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用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相同的意思,往往因为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会存在一些差别。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将“嫩嫩的,绿绿的”单独成句,而不作“小草”的定语,一方面强调了小草的特点“嫩”“绿”,另一方面,使句子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情致。又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十三课《散步》(莫怀戚)一文,句式整饬,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很有情趣,譬如:“她现在很听我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话一样”“ 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等。赏析佳句若从句式考虑,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整句或散句;长句或短句;常式句或变式句等等。

例题:山东省泰安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18(《心存感激》阅读题)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说说你的感受。(5分)

 解析:答这题要能抓住全文的语言特色,不能以偏概全。选文为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多处采用整句。如‘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赖、重用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 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等等。

答案示例:

句子: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

感受:运用排比句式(整句),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感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句子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和表达效果。

 

三看怎样修辞。

从修辞手法切入,是赏析品味语言题经常考查的角度。主要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借代等等,其中比喻、排比、拟人是最常见的三种修辞。

例题: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18题(《雨》阅读题)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的      性格特征。

解析:考查比喻修辞,辨析喻体及表达的内涵。抓住喻词“是”和文中关键词句并不难答。

例题 2006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19题(《凝望红海滩》阅读题)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解析:

A句“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放眼望去,那红还无休止地向着天边和大海延伸着。”中运用排比的手法,富有气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

B句“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中“紧紧抓住”“从容娴静”等词语,将小草人格化,应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碱蓬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

C句是映衬,以“只有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之动景,衬托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