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物描写   二,开放五官  感受长城

(2009-10-20 22:10: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写作资料

                           二,开放五官  感受长城

                     --从分解写景到开放五官

    一、升格导语

    第一格讲的分解写景,主要是将眼睛看到的景物通过不同的方法“分”下来进行详细描写。但是,观察景物单靠视觉这一感官,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住住难以深刻地感受事物与立体地描绘景物。我们还需要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描写景物。古人写景就喜欢这样做,同样写“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的是视觉,“红杏枝头春意闹”用的是听觉,“踏花归来马蹄香”用的是嗅觉,“吹面不寒杨柳风”用的是触觉。我们只要仔细回想一下那些留在大脑中的经久难忘的景物形象,就会发现除了来自视觉的,还有来自其它感官的。也就是说,视觉仅仅是一种观察通道,人们观察与感受外物或景物的感觉器官,还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我们观察写景如能开放五官,充分地欣赏、品味与把玩景物,进行一定的语言加工,就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创造出真切感人的图画来。        

    二、病文呈现

                             游览长城

                   江苏省蒋王中学   高二(4) 乔羽

    这天,我们在北京乘公交汽车到八达岭登长城。

    一眼望过去,雄伟高大的长城,在连绵不断的山峰上蜿蜒盘旋,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巨龙,一头扎进辽阔的苍穹之中。正在我沉静在美好的幻想之际,有人喊道:“到长城了!”

    于是我们就下了车,开始登长城了。

    有人说道:“长城真陡啊。”我也觉得长城好高好陡,登了几步,腿就有点酸了。我一边攀登,一边望着这从未谋过面的古长城。我发现蜿蜒的长城身上有一个又一个隆起的建筑物,就问导游:“那是什么?”回答道:“那是烽火台。”

大概攀了十分钟时间,我们就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顾不上疲劳,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烽火台前面。哦!原来这就是古代长城上报警的烽火台。望着高入云天的烽火台,我的大脑中不禁浮现数千年的边塞烽火与刀兵相接的战争场面,倾刻间就回到了古代筑长城的时代……

一阵高风,从烽火台中的窗口迎面扑过来。把我从远古的遐想中唤了回来。这阵凉风好爽,好舒服,仿佛要替我们把炎热的暑气全都赶走似的。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看着下面的山坡与远远近近的山峰,都是郁郁葱葱的,就像一幅宽阔无比的画图。长天,是湛蓝的;大地,是碧绿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攀登长城,哪里像是在旅游,简直是在神游啊。

    我发现身边城墙垛子呈"弓"字型。问了导游才知道,这是古代汉族军人防止少数民族军队侵入时射箭使用的。这些垛子与城墙一样,都是用长方形的长城砖砌成的。脚下铺的全是条石。听解说员讲,一块条石有几千斤重。可以想象,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那么长,需要多少条石,需要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才能凝结成这的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啊!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攀登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

    不知什么,天上飘起了几点。一会儿又没有了。只见四周只是蓝蓝的天,几朵白云点缀其间,煞是美丽,煞为壮观。下面依然是无限的绿色,无限的梦幻,"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三、病理剖析

    看得出来,《感受长城》这篇作文表达了作者热爱长城与崇拜长城的思想感情。但是,好像抒发的感情还不能打动人。原因在哪里?作者对景物的观察通道还比较单一,只会从视觉方面观赏长城,所以写得比较单调。观赏景物,还可以从其它感觉方面来欣赏与品味;只要打开五官,就能感受到更加逼真与更加生动的世界。看来启发小作者学习开放五官,观察景物与写景状物是非常重要的。

师:乔羽你好!这篇《感受长城》写得不错。是怎么写的?

生:还是按照您讲的分解写的。

师:你是怎么分解的?

生:我先把整个观赏长城的过程分解为远望长城与近观长城。

师:这是一级分解。

生:我将在近处观察到的景物分解为烽火台、俯视山下、城墙垛子、长城最高处等几部分,这是二级分解。然后又将烽火台分解为远望的与近观的。

师:对,这是三级分解。接着你又将近观的分解为实写与虚写两部分,这是……

生:四级分解。

师:你分解的基本技巧掌握得还不错。不过,你认为这篇作文有没有把您攀登长城时的真切感受真正表现出来?

生:好象没有?

师:观察景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玩味的过程。如果通过多种感觉途径欣赏景物,将会产生更加美妙的感觉。

生:您说的通过多种途径是指什么样的途径?

师:有些人一提到观察都有认为是用眼睛看,其实这仅仅是一种观察方法。除了看之外,还有听、触、嗅与尝等几种观赏方法。

生:哦,原来观察有这五种方法。

师: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观赏,一种评品,一种玩味,一种体验。从狭义上来说,观察就是看;从广义上来说,观察则是全方位的,包括看、听、触、嗅、尝等方法。我们今天讲的观察,是广义上的观察,是开放五官所进行的观察。如果开放五官,观察景物,将会从立体地全方位地欣赏景物;在此基础上写景状物,所描写的景物将更加生动,更加逼真,更加感人。

生:(长叹)哦!我写《游览长城》,所进行的观察只是狭义的观察,只是从视觉渠道进行观察;没有注意运用其他几种感觉器官。

   四、诊治过程

虽然小作者认识到观察景物的深刻内涵是观赏、评品、玩味与体验,虽然他区分了狭义观察、广义观察,但是不代表他就能恰当地运用到观察景物与写景状物中来。所以,直接指导他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师:运用视觉之外的感官写景状物,能给人耳目一新与生动逼真的感受。朱自清写的《绿》,其中写到梅雨瀑飞到颈项间的一个小水珠,这个小水珠后来怎么样?

生:“便倏地一下钻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师:这种描写运用了什么感觉?

生:触觉。

师:对。作者运用触觉描写水珠,把他当时的切身感受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他还说梅雨潭的水“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这也是运用触觉。他写《荷塘月色》,说荷花送来缕缕清香,是用的......

生:嗅觉。

师:后来转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是用的......

生:听觉。老师,您以前说这里用了通感,就是把嗅觉转为听觉吧?

师:对,就是将嗅觉与听觉互通。写景状物应该注意五官感觉,用足五种方法。你能否回想一下,当时在观察长城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存在着听觉、触觉、嗅觉或味觉的感受?

生:(回忆)好像没有过这四种感觉?

师:你有没有摸过长城砖?

生:摸过的。

师:对,我游长城时也摸过长城砖。你有什么感受?

生:滚烫的,粗糙的。

师:对,夏天是滚烫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冰冷的。这是就有什么感觉?

生:触觉。

师:你那天登长城有没有风?

生:到高处好象有风,我已经写在作文中了解。

师:你怎么知道有风的?

生:它吹在我们身上,掀起了衣服。

师:除此之外,当时风给人还有什么感觉?

生:好象在烽火台那儿有呼呼的声响。

师:那就行了。摸到长城砖是触觉,听到风声是听觉;但是你作文中没有写。

生:哦。我马上就去修改。

师:你再回想回想。嗅觉与味觉的感受在攀登长城时有没有出现过?如果有,就把它描写出来,稍微美化一下,一定非常生动。

生:好。

五、升格作文

                         感受长城

               江苏省蒋王中学   高二(4) 乔羽

    这天,我们在北京乘公交汽车到八达岭登长城。

    从近处向远处望过去,雄伟高大的长城,在连绵不断的山峰上蜿蜒盘旋,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巨龙,一头扎进辽阔的苍穹之中。正在我沉静在美好的幻想之际,有人喊道:"到长城了!"

    于是我们就下了车,开始登长城了。

    有人说道:"长城真陡啊。"我也觉得长城好高好陡,登了几步,腿就有点酸了。我一边攀登,一边望着这从未谋过面的古长城。我发现蜿蜒的长城身上有一个又一个隆起的建筑物,就问导游:"那是什么?"回答道:"那是烽火台。"

    哦!原来这就是古代长城上报警的烽火台。

    几分钟时间,我们就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一下子就扑到烽火台的城墙上;双手抚摸着滚烫而又粗糙的长城砖,浮想着数千年的边塞烽火与刀兵相接的战争场面。一股浓浓的砖石味儿直钻我的鼻孔,我仿佛倾刻间就回到了古代筑长城的时代……

    一阵"呼呼"的凉风,从烽火台中的窗口迎面扑过来,又把我从无远古的遐想中唤了回来。

    这阵凉风好爽!把我浑身的溽暑洗得干干净净。我从头到脚,三千六百多个毛孔,都觉得十分的舒适与惬意。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看着下面的山坡与远远近近的山峰,都是郁郁葱葱的,就像是一幅宽阔无比的画图。长天,是湛蓝的;大地,是碧绿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攀登长城,哪里像是在旅游,简直是在神游啊。夏日的炎热与攀登的疲倦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消失殆尽。

    我扶着旁边的城墙垛子,发现垛子都呈"弓"字型。问了导游才知道,这是古代军人防止少数民族军队侵入时射箭使用的。这些垛子与城墙一样,都是用长方形砖块砌成的。脚下铺的全是条石。听解说员讲,一块条石有几千斤重。可以想象,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么长,需要多少条石,需要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才能凝结成这的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啊!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攀登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

    这时,一两星雨点飞过来,用手在颈颈里捉它,便倏地不见了。忽觉嘴里有点湿润,咸咸的,似乎又有点甜;再去辨别它,什么也没有。什么原因,我不知道,难道长城上的雨也有特别的味道?一会儿小雨消失了,只见峰峦迭翠之上是蓝蓝的天,几朵白云点缀其间,煞是美丽,煞为壮观。下面依然是无限的绿色,无限的梦幻,"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

    简评:修改后的作文,首先将题目换成了“感受长城”,表明作者将重点落在“感受”上。他在修改时充分开放五官,从多个角度观赏景物,逼真地描绘了浏览长城的感受。在记游中,听觉描写("一阵"呼呼"的凉风,从烽火台中的窗口迎面扑过来")、触觉描写("双手抚摸着粗糙的长城砖")、嗅觉描写("一股浓浓的砖石味儿直钻我鼻孔")、味觉描写("忽觉嘴里有点湿润,咸咸的,似乎又有点甜"),与视觉描写自然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观察,一旦突破视觉,开放五官,描写的画面就会从多个角度表现出立体的美感来。(原载《扬州市中学生优秀作文选》2001年第2期,有改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