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氏金典--在恐慌的时候买进,在疯狂的时候卖出

(2012-05-17 16:16:30)
标签:

理财联盟

李氏金典

伦敦金

天通银

现货黄金

财经

分类: 投资心得体会

李氏金典--在恐慌的时候买进,在疯狂的时候卖出

  在同样的市场状态下,有不同的学派(技术、估值、量化等等)会给出不同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多感到难以适从。而在投资通则方面,通常的说法是“在恐慌的时候买进,在疯狂的时候卖出”。此通则貌似简单,然而也不好操作!因为任何时候都是有人在“疯狂”有人在“恐慌”。李氏金典在做现货黄金现货白银之前,也对股票有一定的研究。
  
  下面李氏金典请大家来看其中较为极端的例子:
  
  国际市场最近因发达国家总体复苏乏力、美债和欧债问题拖累而表现欠佳,而银行股更是处于领跌的地位。国内情况更是过犹不及:银行股公布了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整体营收平均保持30%,但今年以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公司股价都没有太好的表现。
  
  现在的银行股市盈率比2005年的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时还低。其中,民生银行于8月17日公布中报每股收益0.521元,根据前一日的收盘价5.67元计算动态市盈率竟然只有5.44倍,为A股市盈率最低。
  
  那么,银行股大“贱卖”之际,是机会?是陷阱?不同人有不同的判断。
  
  我们看看“股神们”的做法:国际市场上,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多头认为“人弃我取”的时候到了,加仓了银行股;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空头,则紧盯欧美债务风险,减持了银行股。国内方面,代表产业资本的“巨人集团”持续增持,而代表金融资本的基金经理们普遍连续抛售。
  
  我们应该跟谁走?那就得多些分析才能作出判断了:
  
  总体而言,“老巴”,“巨人”都属于长期战略投资者,而“老索”,“基金经理们”多属短线投资人士。短线操作看趋势,而长期战略投资看估值。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他们在同一时刻的行动截然不同!
  
  尽管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迭创历史新低,但无论是很低的估值还是优异的财报,都似乎始终无法成为银行股上涨的动力。因此,在下降趋势中短线卖出的“老索”,“基金经理们”算是“顺势而为吧”。
  
  银行股的长期不振,我们当然也可以找到很多的不同理由:欧美债务危机、国内的宏观调控、银行股自身再融资的压力、地方债务危机等等……。然而,正因为这些不利因素,才令银行股卖出“白菜“价。然而,便宜不正是买入的好时候吗?
  
  有不少人是“股神巴菲特”的推崇者,他们认为“价值投资”能稳操胜券。但面对着国内不少蓝筹股超过了2008年创下的最低点记录,A股投资者对15倍以下的市场PE估值(接近历史低位)好像依然兴趣不大的事实。他们此时不免困惑。
  
  不应忘记的是,就像“某几个冬天比往常冷并不能改变全球气候长期变暖的大趋势”一样,当前短时间的价值投资之惑不改长期价值投资有胜算的这一经过无数次历史事件检验正确的“铁律”。“感觉最不好的时候,正是长期投资的进场时刻”。因此屡创历史新低的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估值,对长期投资而言,无疑是机会!尽管底部在哪无人知道,但最后黑暗过后一定将会迎来黎明,因此会有很多人倒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
  
  还记得巴菲特本世纪初买中石油吗?当时可也是“贱卖”而无人问津啊。结果呢?大家都已知道了。不然,是否要在市场好转之后,投资者们得再从而“老巴”,“巨人”处高价买回,届时可能又会重蹈在“中石油”的覆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