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钟淡的博客
钟淡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04
  • 关注人气:5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与小丁螺

(2022-04-19 06:25:22)
分类: 散文、叙事

生命与小丁螺

 

 丁螺生长在近海的泥沙滩上,头大尾尖如铁丁,长约4厘米以下,肉可食,也可以放在大厕里泡,以其肉腐之水为作物肥料,壳可烧灰,是沿海地区建房的壳灰原料和农作物肥料的来源之一。1970年以前每100斤丁螺可卖5角元。

 高螺村靠近红海湾的海边,离出海口约30华里。上世纪的90年代以前,本村成年人到渡头村边的螺河海口沙滩打丁螺,是一种讨生活来源。

 打丁螺的最佳时间。每年仲夏以后至冬至前,天气温暖的每月初一、十五日前后几天是潮水大退潮期。海边的潮水大退潮约二米以上,退潮时间长,约有四个小时可以作业,沙滩的丁螺露出滩面便于打涝,是最理想的丁螺打涝期。

 打丁螺的工具。1、二桨小渔船,2、打丁螺插。

 二桨小渔船是杉木造的,约5米长的三肚小船,船头仓放网收网放鱼,中间约2米有竹篷拱起能遮风挡雨,是夜间休息的仓,船尾是撑舵及煮食的生活仓。此船可一人撑二桨,也可二人摇二桨。

 摇桨是重体力技术活,人双足站稳在船走马板上,利用足尖和足底的前后变动使身体前倾和后扬用力摇桨。船在前进中摇摆,如果人控制不好,或足站不稳将被桨打下水中。

 当年摇桨,没有人会去观赏溪中的跳鱼飞翔,没有人观赏鱼鸥如何高冲入水叼鱼,也没有人观赏两岸木麻黄扬花风光,更没有人会看打鱼人赤条条在水中作业,只是用力摇桨使船如箭一样飞快前进!

 丁螺插是由竹子做的象插箕一样,口平、有一木横口沿,把插箕口夹入横木中间并以铅线缚牢,两边以两条竹子以铅线固定横木和插箕边沿,竹子至插箕尾交叉固定,竹子交叉约80厘米处固定一约70厘米手把横扛。整件丁螺插长约2点4米。要求丁螺插轻而漏水快,口与沙滩面接触良好。现在农家已没有此工具了,汕尾市东涌民俗博物馆还陈列此工具。

 到螺河海口打丁螺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家带去中午饭,早上在村的溪边逆风划船到螺河海口作业点干活,然后吃午饭,回潮后划船回家,将丁螺挑到大厕边过枰,倒下厕所泡。一天来回划船需要五小时以上;一种是备柴米油盐到作业点,潮水退潮打螺,潮水回潮上船休息煮食,夜宿海边沙滩,等丁螺满船才载回家。二种形式各有优点。

 打丁螺作业。打丁螺是最消耗体力的劳动活儿,为了减少阻力,必须只穿底衣裤,头戴竹笠遮阳,赤脚踩在海水浅泥中,双手申直撑稳打丁螺插;腰、脚 、手全身都要同时出力,步伐不能漫,每一步都要顶着几十斤的阻力前进,以前进的冲力将在沙滩泥中的丁螺冲进插里;丁螺插里的螺多了才能拿到船里倒。赤足踩泥,足底被小蚝壳划破流血是常事,由血小板自塞,海水是最好的消毒剂,没有破伤风那种大惊小怪的可怕,照常作业!

 在海边泥滩作业中,头顶是40度以上的烈日,全身是海水晒干的一层层盐粉,晒死的皮肤在烈日和盐粉的剌激下辣辣的疼。死皮肤下水泡一粒粒的,手可以将死皮一块块剥下来。人渴了喝冷井水。拉肚子了,以喝冷井水和地胆头嚼烂吞下杀菌。

 上世纪,我们村以食番茨为主,大米副之。农民们长期备饭到田间或作业区吃冷饭、快饭的原因,又加上肚子没油水,胃酸多常反胃,患胃病的人多,在工作现场,一边作业一边吐酸水。经常吐酸水了,各地供俏社都可以买一瓶5角元的氢氧化铝凝胶治胃病。当时的农民和渔民的命没有现在娇软,更没有现在金贵。

 我十八、九岁时,也与同学去海边打几次丁螺。我们的船是生产队八九米长的大船,选择在海边过夜,打满一船丁螺才回家的方式。

 自己以石头垒灶做饭,饭后我们到渡头村找水冲凉,洗净盐粉。海边没有地方可去,其实,我们一天几个小时全身出力快速在沙滩中走,脚酸腿软,全身骨架松散也不想走,以草蓆放在靠船边不远的、高低不平的木麻黄树边的沙滩上躺下去,大地当床,沐浴着阴凉的月光。

 夜,静静的,没有歌声,没有影视,没有欢笑,只有海风吹着海潮沙沙的响;当时没有博大的胸怀,只盼天不下雨,在一天的强劳动下,让我们很快入睡,明天打更多的丁螺早点回家换钱...... 我们没有蚊帐,大方的向长脚蚊子奉献着美餐、做着美梦入睡。

打丁螺比割水稻更劳累,现在想起浑身还不自在!

           钟淡发于2022年4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